英游阁诗

西湖气欲吞吴楚,山作重围如捍虏。

回环楼阁骇鱼龙,挺拔浮图逼云雨。

西湖英游天下传,湖光山色当圭田。

何须西土方为净,不待吴门自是仙。

雪花飞时妙无价,梅影横斜端可画。

荷气薰人六月风,月华彻底三秋夜。

阴容霁色风且雨,晓光暮碧寒代暑。

阁中气象顷刻移,诗人不是无心赋。

竹阁使君遗迹空,草堂居士但闻风。

百年光景电划水,湖山无限生有穷。

爱君长才犹袖手,岂宜苦为湖山久。

君不见向来阁上旧游人,富贵功名古无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神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首先,诗人以“西湖气欲吞吴楚,山作重围如捍虏”开篇,将西湖的气势比作能吞并吴楚大地的浩瀚之气,山峦则如同护卫的壁垒,形象地描绘了西湖周围群山环绕的壮观景象。接下来,“回环楼阁骇鱼龙,挺拔浮图逼云雨”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西湖周边建筑的雄伟与自然景观的壮美,楼阁仿佛让鱼龙惊骇,高耸的佛塔直逼云雨,凸显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西湖英游天下传,湖光山色当圭田”两句,赞美了西湖作为旅游胜地的名声远播,其湖光山色如同珍贵的田地,值得人们珍视。接着,“何须西土方为净,不待吴门自是仙”表达了对西湖纯净自然环境的向往,认为无需去遥远的地方寻找净土,西湖本身就已经是人间仙境。

“雪花飞时妙无价,梅影横斜端可画”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妙与梅花的清雅,雪花飘落如同无价的艺术,梅影横斜则构成了一幅可入画的美景。而“荷气薰人六月风,月华彻底三秋夜”则展现了夏季荷花的香气与秋季月色的清澈,分别在炎热与凉爽的季节里带来清凉与宁静。

“阴容霁色风且雨,晓光暮碧寒代暑”则通过阴晴变化、风雨交替以及晨昏景色的变化,表现了西湖四季变换的自然之美。最后,“阁中气象顷刻移,诗人不是无心赋”强调了阁内景象瞬息万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这些瞬间,赋予了作品生命。

“竹阁使君遗迹空,草堂居士但闻风”提到历史上的竹阁使君与草堂居士,他们的事迹虽已成空,但他们的名字与故事仍然在人们口中流传。这反映了对过往文人墨客的怀念与敬仰。

“百年光景电划水,湖山无限生有穷”则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永恒,尽管时光如流水般匆匆,但湖山之美却永存不衰。最后,“爱君长才犹袖手,岂宜苦为湖山久”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关怀,希望他们不应过于沉浸于湖山美景之中,而应有所作为。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价值追求的思考。

收录诗词(382)

饶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僧。一字次守,、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字:德操
  • 籍贯:自号倚松道
  • 生卒年:1065~1129

相关古诗词

为卿昙辅作一枝庵诗

百年七万二千饭,检校劳生岂无限。

巍巍孰是真丈夫,应作已作所作办。

不信穷通手翻覆,自穷自通均不足。

穷思大厦千万间,通或胡椒八百斛。

道人不与世俗俱,一枝自占巢有馀。

有时放杖据高梧,睥睨三界如蘧庐。

春风数日到梅萼,吟绕寒香雪欲作。

归来趺坐尼师坛,柏子烟消泉一勺。

形式: 古风

止止堂诗送仁禅者遍参

止止堂中一禅客,五尺枯藤藏未得。

平生心胆闯古人,今复江南又江北。

昨夜霜风号古木,玄猿啼寒星斗黑。

傍家行脚有底难,独师大去吴王国。

君不见季子敝尽黑貂裘,归来印佩六国侯。

形式: 古风

送慧林化士

王舍城中车马尘,霏霏似我涧底云。

此尘可贵不可贱,中著功名富贵人。

上人衣带云霞色,随例尘中归未得。

祇园为有老作家,闹市丛中自禅寂。

向来禅律相错居,空庭月作五日墟。

市声浩浩如滩濑,谁信禅房静有馀。

道人要是白云侣,红尘不是安身处。

未能随我便那伽,早入千峰万峰去。

形式: 古风

送不愚兄香严行

君不见香严之山天下望,何必楞伽称海上。

龙湫直下一万尺,鹘崖突起三千丈。

借问何人出其中,前有国师后闲公。

中间有人骑乳虎,大雄敬树真卧龙。

山中壮气今重振,堂上老人提旧印。

晶明如住广寒深,渊泉自吸沧溟尽。

兄今三十未为老,名利波涛拔身早。

向来自裂子夏冠,翻然便刬天然草。

如兄勇锐世莫比,谁与同生亦同死。

只今文采尚未章,人道香严有真子。

隋河浑浑日夜流,兄今倚柁到南州。

南州水洁草如染,自在沩山水牯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