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见日亭

独影孤亭宿,飞云衿抱中。

海声上萝薜,夜半扶桑红。

下屐疑无地,凭虚御有风。

稚川如不见,长啸与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在日亭独宿的静谧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独影孤亭宿”,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状态,他独自一人在一座孤亭中过夜,影子与亭子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飞云衿抱中”一句,将视线从地面拉高,描绘了云彩围绕着诗人的场景,仿佛云与人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羁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飘逸感。

“海声上萝薜,夜半扶桑红”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海浪的声音似乎随着轻柔的云雾上升至藤蔓之上,而“夜半扶桑红”则暗示了东方即将破晓,一轮红日即将升起,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壮丽,也隐含了时间流转的哲理。

“下屐疑无地,凭虚御有风”则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脚步似乎踏在虚空之中,却又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微风拂面,这种体验既神秘又自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敬畏。

最后,“稚川如不见,长啸与谁同”两句,引用了晋代著名道士葛洪(字稚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孤独感。在这样的时刻,即使有古人相伴,也无法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突出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过中宿峡

雨后斜阳半,虹霓草面生。

有山皆画意,无水不琴声。

薄雾空犹湿,潜蛟影欲呈。

曾闻老僧说,幽险似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长儿淮完婚诸君子赋赠因答之

儿大催吾老,多愁始作翁。

亲朋皆至喜,诗律总能工。

布席有薇蕨,司壶无仆僮。

但求都草草,双耳听松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有客说近闻场屋兼取诗赋素能必售因信口示之

李杜科名薄,高才大半沉。

天无西北角,人有万千心。

造化谁看破,聪明鬼忌深。

秪当聊自得,吾自写吾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四儿溆生日诗以示之

归家苦行路,客里且盘桓。

一十三年侍,初秋四日欢。

劬劳惟汝母,汝父尚艰难。

学闻如俱长,当时梦白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