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畅雨中见过且惠以诗乃用蕃谢文显载酒之韵复用韵为答并简文显(其一)

草本荒凉门半掩,故人谁肯为予来。

要师原宪安非病,敢学襄阳怨不才。

春自堂堂花更落,发今种种老其催。

谢安故有东山志,过我题诗拭砚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草木凋零院门半开,老友还有谁会来访。
想效仿原宪无病无忧,怎敢学孟浩然抱怨自己无能。
春天繁花盛开却也凋零,满头白发催人老去。
像谢安一样有隐居东山的心愿,路过这里还会题诗擦拭砚台上的尘埃。

注释

草本:指草木。
荒凉:衰败、无人打理。
门半掩:院门半开着。
故人:老朋友。
师:效仿。
原宪:孔子弟子,以贫贱自守而闻名。
安非病:无病无忧。
襄阳:指孟浩然,唐代诗人。
花更落:花开又花落。
种种:形容头发斑白。
老其催:催人老去。
谢安:东晋名臣,曾有隐居东山的意愿。
东山志:隐居东山的愿望。
过我:经过我的住所。
题诗:题写诗篇。
拭砚埃:擦拭砚台上的尘埃。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深沉的画面。首句“草本荒凉门半掩”,写出了诗人寓居之处的孤寂与疏落,半掩的门扉透露出主人的期待与落寞。次句“故人谁肯为予来”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渴望,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对人际交往的期盼。

第三句“要师原宪安非病”,诗人以春秋时期贤者原宪自比,表明自己并非因病而疏于交往,而是选择淡泊的生活方式。第四句“敢学襄阳怨不才”,借襄阳隐士之典故,表达自己并未因无人赏识而抱怨,反而自嘲无才,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我反思的态度。

第五句“春自堂堂花更落”寓言时光流逝,春光虽好,花朵却不断凋零,暗示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慨。最后一句“发今种种老其催”,直接点明年龄的增长,感叹时光催人老去。

结尾两句“谢安故有东山志,过我题诗拭砚埃”,诗人借用东晋名臣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表达自己也有归隐之心,期待友人来访时能留下墨宝,以此擦拭书斋中的尘埃,增添一份文化气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子畅尉曹用赠沅陵韵作诗见示亦用韵奉酬

元祐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子耕录寄老圃赋及千秋观诸诗寄谢

歆向当年苦持难,少卿为有广之风。

求君政合形骸外,笑我犹拘意匠中。

远寄一朝成暴富,深藏没世免终穷。

客来剩喜誇张事,何幸交游得是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小园早步

今朝欣雨止,天气渐清和。

篱落小桃破,阶除驯雀多。

占方移果树,带土数蔬科。

农务侵寻及,吾宁久卧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山行

晨起雨间雪,晚行风送晴。

梅残冰玉瘦,林远画图呈。

贾客嗟长路,农夫乐早耕。

余怀独无累,徙倚待诗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