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查渡湖南涉路歧,云门不惜两茎眉。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梵言所作的《颂古九首》之第七首。诗中描绘了一幅云游僧人在湖南查渡湖边的景象。诗人以自我调侃的口吻,描述了涉水行路的艰辛,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忘欣赏沿途景色,如云门山的秀美,以及碧潭中映照的明月。"不惜两茎眉"可能暗示了僧人对旅途劳顿的淡然态度,即使眉头紧锁,也无妨欣赏自然之美。后两句"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则进一步强调了月色的澄净和诗人对月影在潭水中反复捞取的想象,寓意对真理或禅意的不断探寻与领悟。整首诗寓景于情,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诗的特点。
不详
汗马功劳要立身,将军一等扫边尘。
全身只待英雄士,不遇英雄愁杀人。
当日临崖看浒眼,至今观水忆南泉。
赵州头戴草鞋去,渔翁腰带好牵船。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
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浩洁。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