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萧关忆南都友人

萧关北望塞云层,塞上荒台抵自登。

陇树晴窥清渭月,江鸿晓度大河冰。

壮怀寂寞空羁旅,世事苍茫念友朋。

迢递何由瞻玉节,欲乘春水下金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度萧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世事苍茫的感慨。

首联“萧关北望塞云层,塞上荒台抵自登”,开篇即展现出辽阔而荒凉的边塞景象,诗人站在萧关北望,只见一片厚重的云层覆盖着边塞之地,远处有一座荒废的台阁,诗人独自登临,表达了他对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坚韧。

颔联“陇树晴窥清渭月,江鸿晓度大河冰”,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风光。晴朗的天空下,陇上的树木仿佛能窥见清澈渭水之中的明月,而清晨时分,大河之上已结成坚冰,一只孤雁正飞越这冰封的河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颈联“壮怀寂寞空羁旅,世事苍茫念友朋”,诗人抒发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寂寞与对朋友的深深怀念。尽管身在壮丽的边塞,内心却因远离故土和亲人而感到寂寞,对世事的变幻无常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尾联“迢递何由瞻玉节,欲乘春水下金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他渴望能够找到一条途径,去瞻仰尊贵的玉节(象征权力或地位),并希望能在春天的水面上乘舟前往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暗示着他对于改变现状、追求更高目标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

三春已暮尚西征,慷慨谁怜出塞情。

烽火连年惊汉戍,乾坤千古限秦城。

风前剑佩明星落,战后关山青草生。

贾谊迂疏空表饵,何当投笔静边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塞上还入洛忧旱之作

一剑飘飖紫塞来,忍看旱魃登荒台。

洛阳以西木欲拔,楚江之北山为灰。

天上何人作霖雨,客中空自赋殷雷。

宓妃神女不可见,回风行云安在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入楚忆舍弟

雾重峰高花气悲,风烟处处总愁思。

天低野馆游秦梦,月落江楼入楚时。

海内交游空满眼,山中松桂忆连枝。

池塘此日仍春草,长夏无妨同赋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麻城呈陶明府

旅客炎风坐翠屏,闻君露冕拜郊坰。

天回河汝江声出,云起东南楚岸青。

飞舄从知快沾湿,节旄莫自叹飘零。

百年共有忧时志,明日须开喜雨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