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过桥春色绯桃树,临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箫鼓送人归。
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
这首元代郭麟孙的《三月三日重游虎丘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清新景色和游人的欢愉心情。首句“细雨霏霏不湿衣”写出了春雨绵密但并不妨碍游兴,细雨轻柔地润湿大地,诗人却能保持衣物干燥,足见其心境愉悦。次句“山前山后乱莺飞”则通过“乱莺飞”形象地展示了鸟儿在春光中自由自在的活动,增添了生机盎然的气息。
“过桥春色绯桃树”描绘了诗人过桥时所见的美景,绯桃树在春风中绽放,色彩鲜艳,为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接下来,“临水人家白板扉”则转向了人间烟火,白板扉的农舍映衬着临近水面的宁静,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与恬静。
“此地酒帘邀我醉”一句,诗人被酒家的招揽吸引,暗示了春游中的饮酒作乐,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隔船箫鼓送人归”则描绘了游人散去时,远处传来悠扬的箫鼓声,伴随着人们的归程,显得尤为动人。
最后两句“清游恐尽今朝乐,回首阊门又夕晖”,诗人感慨时光易逝,今日的清游之乐似乎即将结束,回首望去,夕阳西下,阊门之外已显黄昏,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游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
不详
博学工诗。为钱塘吏,调江东,归吴卒。有《祥卿集》
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
芳游坐迟暮,无物惜馀景。
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
野草时有香,风絮淡无影。
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骋。
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
我来极登览,妙灵应自省。
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
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
意行忘步滑,野坐怯衣冷。
聊为无事饮,颇觉清昼永。
藉草方醉眠,松风忽吹醒。
赤阑桥下记停桡,细雨菰蒲响暮潮。
说与行人莫回首,故宫烟柳正萧萧。
子真今住子午谷,乃在蛟门西复西。
绕屋长松落晴雪,倚天绝壁立丹梯。
春回大壑三芝秀,月满空山一鹤栖。
归去看图望瀛海,定应沐发候天鸡。
春船上濑急,归路石溅溅。
白石百花静,清江初月圆。
偶逢林下叟,为话竹间禅。
明发遥相忆,青山生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