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朝天来诣觚棱阙,傍海归寻瀑布峰。

才大不惭师号美,道高翻讶帝恩重。

问程行冒江村雨,寄宿吟听水寺钟。

到日依依赏清景,石桥云月满杉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从京城返回天宁万年禅院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首联“朝天来诣觚棱阙,傍海归寻瀑布峰”以对比手法,将僧人往返于繁华与宁静之间的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京城的觚棱阙象征着尘世的喧嚣与权力的中心,而海边的瀑布峰则代表了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平静。

颔联“才大不惭师号美,道高翻讶帝恩重”赞扬了僧人的才华与道德修为,即使在面对帝王的恩宠时,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对佛法的敬畏之心。这种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佩。

颈联“问程行冒江村雨,寄宿吟听水寺钟”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遇到的风雨和夜晚在寺庙中的静思。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僧人对旅途艰辛的无畏和对内心修行的执着。

尾联“到日依依赏清景,石桥云月满杉松”表达了僧人到达目的地后对清幽景色的留恋和欣赏。石桥、云月、杉松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对佛法精神的崇敬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收录诗词(127)

陈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赤城居士

  • 字:子高
  • 籍贯: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81—1137

相关古诗词

舍弟书来索近诗

溪上秋风浊酒杯,白头羞见菊花开。

夫耕妇馌吾将老,弟劝兄酬子不来。

霜露终身思建业,云山何处是天台。

百年怀抱今如此,纵有诗成似七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谢疟鬼

皇天分四时,寒暑代翕张。

折胶与流金,民生以为常。

伊坎离何神,为帝司一方。

如何纵孽鬼,乘时盗阴阳。

睢盱四五辈,欻东西跳踉。

诡秘各有名,为人作炎凉。

或燔以炬火,或吹以鞴囊。

初噤如立雪,俄赫如探汤。

炎洲抵阴壑,那得在一床。

阏伯追实沈,左右分寇攘。

须臾异冬春,裘扇安可当。

番休数汗粟,冰炭沸我肠。

怫郁不自聊,灾疢未渠央。

非针艾所及,区区事祈禳。

牺牲一物无,祝祠甚荒唐。

殷勤谢众鬼,汝计诚未良。

汝利在呕泄,藜苋焉足尝。

我贫乏钱财,调汝徒披猖。

来汝岂不闻,儒生类强梁。

子美虽老瘦,腼颜事新妆。

退之稍奸黠,百药更臭香。

身病易语言,咄咄多谤伤。

吾将援此例,勉作新诗章。

诗以荣汝归,自可捐糗粮。

资送于汝足,此外何所望。

汝也宁不惭,急急去我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阳羡春歌

石亭梅花落如积,吐鲛斓斑竹茹赤。

祝陵有酒清若空,煮糯蒸鱼作寒食。

长桥新晴好天气,两市儿郎棹船戏。

溪头饶鼓狂杀侬,青盖红裙偶相值。

风光何处最可怜,邵家高楼白日边。

楼下游人颜色喜,溪南黄帽应羞死。

三月未有二月残,灵龟可信渰水乾。

葑草青青促归去,短萧横笛说明年。

形式: 古风

寿张教授

玉府多应惜谪仙,紫皇留恋到残年。

画眉京溜风流在,借箸先生节概全。

禄比书辞增百万,寿如门弟及三千。

互乡不解华祝封,只诵天长地久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