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五)花园玩赏

经过莫厌我频来,松径连云古峒开。

一榻风烟供睡卧,数株红紫可徘徊。

家童先我供茶碗,羽客留人共酒杯。

旁有一门通物外,花枝临水小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苏仲在通州的一次公事之余的游览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园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首句“经过莫厌我频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风景的喜爱之情,愿意多次前来欣赏。接着,“松径连云古峒开”一句,描绘了通往花园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与天空相连,古色古香的山洞在其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

“一榻风烟供睡卧,数株红紫可徘徊”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花园内的宁静与美丽。诗人选择了一处被风烟环绕的榻,悠然自得地小憩,而几株盛开的红花紫草则成为了他流连忘返的对象,暗示了花园中植物的繁盛与色彩的丰富。

“家童先我供茶碗,羽客留人共酒杯”描绘了花园内的人文活动,家童提前准备好了茶水,而仙风道骨的羽客则热情地邀请众人共享美酒,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花园中和谐融洽的社交氛围。

最后,“旁有一门通物外,花枝临水小天台”两句,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的出口,连接着外界未知的世界,而花枝则临水而生,仿佛是通往仙境的小天台,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六)高密驻马

漠漠春云覆浅沙,谁传消息到禅家。

通州客子方驰马,高密老僧先煮茶。

爱客供传新熟果,悦人都是有名花。

从今洗尽尘埃眼,付与风光管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七)深沟望阙

匹马深沟日未斜,巍巍宫殿眼中赊。

天生气象非人力,地献洪图作帝家。

虎拜龙降山缭绕,云蒸雾滃水交加。

停车更上层崖望,傍阙云生五色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萧以忠主事心怀两愧卷

世短官迟事事忙,君亲无地著情长。

鸡豚报答心当缺,犬马驱驰鬓已苍。

欲补衮衣徒梦寐,每看花木独悲伤。

知君却抱无穷恨,一目江山两泪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忆家庙元宵寄族中诸兄弟

太史楼前伐鼓频,香烟飞绕画堂新。

六三世代同尊祖,五百云礽本一人。

诗酒箫笙喧夜月,子孙兄弟满堂春。

年年好景重相会,也念他乡老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