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代诗人李龏的《对月》诗,以月为题,描绘了一幅月下楼台的静谧景象。首句“水上重楼闭”描绘了水面上的高楼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虚空云尽收”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暗示了月光的纯净与明亮,仿佛将所有的云雾都收归于一,强调了月色的澄澈。
“十分今夜月,一片玉晨秋”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十分”和“一片”,不仅突出了月光的明亮,也赋予了它某种超凡脱俗的美感。这里的“玉晨秋”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清冷与高洁,仿佛是秋季清晨的霜雪,洁白而纯净。
接下来,“祇有诗能写,都无价可酬”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美景难以言表的感受,认为只有诗歌才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月夜的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对月光价值的无限推崇,认为它是无法用任何物质来衡量的。
最后,“寥寥飞鹊外,歌吹在青楼”两句,通过远处的飞鹊与近处的青楼歌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和谐,另一方面则映射出人间的繁华与喧嚣。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百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巧妙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