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长亭怨慢·悼顾莺娘为鹿潭作》是清代词人杜文澜所作,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词中通过“枇杷门户”、“轻阴落花”、“月暗西楼”等意象,渲染了伤感的氛围,暗示了莺娘的离世。夜间的杜鹃啼血,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情绪,仿佛在追问莺娘的去向。
“玉眸迟暝”一句,表达了对莺娘深情的怀念,她虽然已逝,但词人仍能感受到她的不舍与话语。接下来,“唱惯鲍家诗”一句,借用了鲍照的诗歌,表达对莺娘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她的早逝让词人无法再听她的歌声。
“自香瘢爇后”至“雨酸风楚”,词人细腻地描绘了莺娘生前的美好时光和她离去后的孤独,春心消磨,只剩下风雨中的酸楚。如果当初没有相遇,或许词人不会如此痛苦,他的身体也不会瘦弱至此。
最后,“待剪断垂杨”和“愁生霜缕”两句,词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即使想要剪断心中的愁绪,也怕它如同霜缕般无尽滋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莺娘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词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失去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