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郡楼

风物凄凉天地秋,凭高不尽古今愁。

关河北望三千里,淮泗东来第一州。

日暮边声传画角,早寒霜气袭重裘。

干戈澒洞何时静,王粲长吟独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宋朝吴陵所作的《盱眙郡楼》诗,描绘了诗人站在盱眙郡楼上,面对秋日凄凉的自然景象,内心涌起的无尽愁绪。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风物凄凉天地秋,凭高不尽古今愁”,开篇即以“风物凄凉”点明时节与氛围,秋天的萧瑟与大地的苍茫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凉的基调。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广阔的世界,心中涌动的是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愁绪跨越了时间的界限,既包含了个人的情感,也寄托了对历史的反思。

颔联“关河北望三千里,淮泗东来第一州”,进一步展开画面,诗人遥望北方的关山,思绪飘向遥远的地方,而淮河与泗水则从东方蜿蜒而来,汇聚成第一州的景象。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地理的辽阔,也隐含了对国家版图的想象,以及对远方战事的关注。

颈联“日暮边声传画角,早寒霜气袭重裘”,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边塞的声音在画角(古代军中乐器)的吹奏下显得格外凄厉,而早寒的霜气已经侵袭了厚重的衣物。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肃杀和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

尾联“干戈澒洞何时静,王粲长吟独倚楼”,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渴望和平的心愿。引用王粲长吟的故事,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思考。

整体而言,《盱眙郡楼》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洞察。

收录诗词(4)

吴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南浦亭

飘泊豫章城,登临南浦亭。

乾坤遗落羽,江海一浮萍。

宿雨桃花水,春风杜若汀。

古今离别地,那许客愁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古意

莫结荡子心,恩情信难保。

杨花纵可变,奈是浮萍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源水不移当日岸,桃花犹是昔年春。

形式: 押[真]韵

乡饮酒唱和诗

两轓来自殿东西,要使旴民习俗移。

可但官条扶世教,更从乡饮叙伦彝。

一堂礼乐情何厚,四面衣冠乐有仪。

我老亦陪宾席后,蹒跚非据只心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