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灵济宫

庙宇重开綵阁新,飘飘遗像紫阊身。

名书绛简游天阙,时指琼丹活世人。

璃幄长悬庭有燄,檀烟不断几无尘。

英灵千载俨如在,锡类难酬祇荐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重建后的灵济宫之盛况与神圣氛围。首联“庙宇重开綵阁新,飘飘遗像紫阊身”以“重开”、“新”、“飘飘”、“紫阊”等词渲染出重建后庙宇焕然一新的景象,遗像仿佛带着仙气,飘渺于紫阊之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名书绛简游天阙,时指琼丹活世人”进一步描述了庙宇内的庄严与神圣。绛简,即红色的简册,象征着记录与传承;天阙,指天宫的门户,此处比喻庙宇的崇高地位。琼丹,古代传说中的仙丹,这里借指庙宇能给予世人的福祉与救赎。这两句诗通过“游天阙”和“活世人”的对比,展现了庙宇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

颈联“璃幄长悬庭有燄,檀烟不断几无尘”则聚焦于庙宇内部的装饰与氛围。璃幄,琉璃制成的帷幕,象征着光明与纯洁;庭有燄,庭院中灯火长明,寓意着永恒与不灭。檀烟,檀香的烟雾,常用于佛教仪式,象征着净化与冥想。这两句诗通过琉璃与檀烟的描写,营造出庙宇内既庄严又祥和的氛围。

尾联“英灵千载俨如在,锡类难酬祇荐蘋”表达了对庙宇中英灵的敬仰与怀念。英灵,指已逝的圣贤或英雄的灵魂;千载,形容时间久远;俨如在,仿佛仍在世间。锡类,赐予众人,表示庙宇的恩泽惠及众生;祇荐蘋,祇,通“只”,仅此之意;荐蘋,献上蘋果,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供品。这一联诗通过英灵的存在感与庙宇的恩泽,表达了对庙宇及其精神价值的深刻敬意与无限追思。

收录诗词(1)

陈惇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会典成赐宴礼部有述馆课

千官樽俎集南宫,万国车书此日同。

象魏双悬尧典礼,凤韶初叶舜丝桐。

金茎露湛传仙籞,兰署花深引上公。

最是主恩偏侍从,蓼莪长咏太平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除岁立春日赐百官食春饼应制馆课

律尽寒威散,春回暖气催。

金盘新赐食,玉署旧藏枚。

綵树争裁胜,香风欲绽梅。

百寮钦圣德,拜舞带恩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扈从南郊纪事

警跸遥闻夹道传,乘舆朝下九重天。

礼成苍璧同周典,乐奏黄钟叶舜弦。

朔气渐随仙仗散,晴云高傍翠华悬。

词臣此日叨簪笔,不数王褒扈从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泊邑城

独岸沿官驿,他山对浦城。

刺连千树密,花杂一溪明。

野鸟窥人立,渔舟隐浪轻。

淹留已昨日,未敢负生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