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五(其六)芦子渡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

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

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唐奎的《静安八咏录五(其六)芦子渡》描绘了芦子渡的景象和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

首句“耶城东来芦子渡”,以“耶城”点出地点,引出芦子渡这一特定场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而遥远的地方。“万顷芦花失江路”,芦花覆盖了广阔的水面,使得原本清晰的江路变得模糊不清,营造了一种迷离的氛围。接下来,“明月清秋作雪飞”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月映照下的芦花比作飞舞的雪花,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秋夜芦花的美丽与宁静。

“村中不见将军墓”则在美景之中融入了一丝历史的沧桑感,暗示着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引发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描述了当前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繁华之地,投身于渔樵的生活,反映了时代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

最后,“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官场的喧嚣与忙碌。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芦子渡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社会变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6)

唐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奎字文昌

  • 籍贯:晋阳

相关古诗词

西门穷阴连莽苍,东南巨浸接微茫。

形式: 押[阳]韵

怀铁崖先生

杨子十年官不调,湖山不负谪仙才。

洞庭铁笛龙吹出,后土琼花鹤寄来。

车子看花将一辆,雪儿劝酒拗莲台。

时时对客理弦索,月色罗衫小样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西湖竹枝词

西子湖头花满烟,谩郎日日醉湖边。

青楼十丈钩帘坐,箫鼓声中看画船。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和西湖竹枝词

门前杨柳乱吹花,第一桥头第一家。

马上郎君休挟弹,柳枝深处有慈鸦。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