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碧山无际水无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霜光中观赏镜中的自我容貌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开篇两句“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的阳光下,通过镜子审视自己的容颜,却觉得过去的所见不足以表达当前的真实感受。这不仅是对个人外貌的一种体验,也可能隐含着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万古茫茫一尘迹,碧山无际水无垠”则转向了自然景观。诗人面对广阔的历史长河,只见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而眼前的青山与流水,则是无边无际的,似乎在告诉我们个人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都是短暂且渺小的。
这首诗通过对比个人生命的短暂与自然万年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自我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身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位置的一种超脱和接受。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凭虚瞰碧与云浮,只有闲身尽日留。
更拟梦回还独上,来看残夜水明楼。
表里江山面面来,秋风此日偶徘徊。
尘埃阅尽心如鉴,一到江楼眼为开。
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参一味禅。
病眼逢花不忍窥,飞奴走送已嫌迟。
定知着意怜纤瘦,不放春心落别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