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医者》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医者高尚的品德与深沉的学问。
首联“术以医名行以儒,为人不肯著方书”,开篇即点明了医者的身份与追求。医术与儒家思想并重,表明其不仅在医学上有深厚的造诣,更注重道德修养,不愿仅仅停留在治病救人的技术层面,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反映了古代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颔联“共高世外封君达,自许山中陶隐居”,进一步描绘了医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与世外高人相交,自比于山中的陶渊明,表达了医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种形象塑造,展现了医者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对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颈联“掉首耻为他日计,论心羞未古人如”,则揭示了医者对待未来和历史的态度。拒绝为个人利益而规划未来,对古人有着深深的敬仰之情。这不仅是对医者高尚人格的再次强调,也体现了其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传承。
尾联“有儿还解传家否,试问门前长者车”,以一个假设性的问题结束全诗,既是对医者能否将医术和高尚品德传承给后代的关切,也是对社会上那些德高望重之士的尊敬。通过这一问,诗人表达了对医者能够成为社会楷模、影响后人的期待。
综上所述,《赠医者》不仅赞美了医者的高尚品德与深厚学问,也表达了对医者精神追求的认同与敬佩,以及对其能成为社会典范、传承美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