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

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

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

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

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

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

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凤凰已飞走,空荡的庭院里,落叶飘落,微寒刚刚穿透。
人间经历了多少次风雨,又过了多少个重阳节。
远处的山峦绵延,晴朗的天空足够容纳我舒展衣袖。
在中年之际,登上高台,秋天是否知晓?岁月已老,山岭也显得更加清瘦。
时光易逝,欢乐难以长久。如今只剩下了,那黄色的菊花依然如故。
到了晚年,心中充满了诸葛亮般的遗憾,只能借酒消愁。
怀念坡头的老菊花,在寒冷的傍晚散发出幽香,徒然地抓头思索。

注释

凤去:凤凰离去,象征着朝代更迭或人事变迁。
嫩寒:微寒,形容秋季的凉意。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列岫:连绵的山峰。
晴空:晴朗的天空。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思绪。
诸葛: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这里可能象征智者之忧。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和饮酒著称。
坡头: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也可能象征隐逸之处。
老菊:老去的菊花,象征坚韧和孤独。

鉴赏

这首《满江红·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是宋代词人陈纪的作品,通过对凤台的荒凉景象和秋日登高所见的描绘,寄寓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凤去台空"象征着往昔的繁华已逝,"嫩寒初透"则渲染出淡淡的哀愁。词人眺望远方,列岫连绵,晴空开阔,但心中却充满中年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天亦老,山应瘦"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岁月催人老去,山川也仿佛因之而憔悴。"时易失,欢难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欢乐的短暂。词人感叹只有菊花依然如故,寓意着自己的坚守和对崔清献的怀念。

"岁晚凄其诸葛恨"借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而"乾坤只可渊明酒"则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寄托了词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词人回忆坡头的老菊花在寒风中散发香气,只能独自惆怅,"空搔首"的动作形象地传达出他的无奈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登高望远,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31)

陈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饯赵佥事

揽辔埋轮,算不负、苍髯如戟。

人争看、横秋一鹗,轩然健翼。

只手为天行日月,寸怀与物同苏息。

到于今、天定瘴云开,伊谁力。云霄路,金门客。

念往事,情何极。把行藏细说,应无惭色。

虹气上横牛斗剑,梅花不软心肠石。

愿此行、珍重不赀躯,无瑕璧。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留题霍山应圣公庙

峻极巍峨势望雄,层峦叠嶂翠重重。

为神有感兴唐祚,作镇无疆福晋封。

材产十州资构厦,泉分数邑润耕农。

幽岩旧榻高人隐,绝顶遗坟古帝踪。

欲雨片云生峭壁,未明先日照危峰。

断崖当午晴雷震,深壑经秋积霭浓。

樵去每逢游洞鹿,僧禅时见戏潭龙。

名光祀典传千载,仰祝牲牢致享恭。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姑苏台览古

忆昔吴王争霸日,歌谣满耳上苏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静台空花自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春暖

东风吹暖气,消散入晴天。

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