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昌平学舍奉和匏庵吴先生

谏议祠前满树风,夜深残烛对长空。

梦游数仞门墙外,人在五陵烟雾中。

多病可胜鸡肋苦,倦飞应与鸟心同。

饭馀检点今朝事,望水寻山亦是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昌平学舍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谏议祠前满树风,夜深残烛对长空”,以“满树风”描绘出谏议祠前树木在夜风中的摇曳之态,而“夜深残烛对长空”则展现了夜色中孤灯与浩瀚星空相对的静谧景象,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氛围。

颔联“梦游数仞门墙外,人在五陵烟雾中”,通过“梦游”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游离与超脱,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烟云之中,感受着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广阔。同时,“五陵”作为古代帝王陵墓的象征,也暗含了对权力与历史的反思。

颈联“多病可胜鸡肋苦,倦飞应与鸟心同”,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将自己比作“鸡肋”,既无味又难以舍弃,同时也感叹于“倦飞”的状态,如同倦鸟归巢,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生活琐碎与痛苦的深刻洞察。

尾联“饭馀检点今朝事,望水寻山亦是功”,在饱餐之后,诗人回顾一天的经历,发现即使是简单的散步、望水、寻山,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收获。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在忙碌生活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复杂世事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731)

石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毛黄门贞甫

黄门近地接彤云,御笔新除惬素闻。

扬子不徒多识字,贾生平日本忧君。

清时谏草看遥入,画省炉烟得细熏。

不用临涂悲二鸟,藏心独有李翱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答兄

深秋一雁惜离乡,排恨宁论字短长。

夜月待诗当面白,寒空蘸酒逼人苍。

极知坚木原多节,自觉幽兰不改芳。

千里书回双剑合,壮怀谁受泪浪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日郊斋即事呈西涯学士先生

玉堂行过到池亭,历历春声亦可听。

浴马水边嘶宛转,啼鸦树里语丁宁。

去官学士犹名在,得句诗人本地灵。

分付近墙新柳色,朝来更与发深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吴通政韵送陈佥宪

白屋当年贫贱交,青云今是贵人曹。

却思旧日游遨地,已隔东风二十遭。

话到夜深情更切,相看老去气犹豪。

主宾俱在高楼卧,雨榻清烟一瓮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