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见怀(其二)

纷纷月挂树,征人念行路。

行路何茫茫,谁为供屝屦。

努力治芜秽,公归定非暮。

东门会祖道,叹息两疏傅。

涤器当自今,归欤不愆素。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纷纷月挂树”,以月光洒满树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离别与思念的主题。接着,“征人念行路”直接点明了诗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状态——他们正处在远离家乡的旅途中,心中充满了对未知道路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行路何茫茫,谁为供屝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感觉。在广阔的道路上,行人仿佛置身于无尽的迷茫之中,无人能为其提供鞋袜,象征着他们在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哀伤的情绪上,而是转而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努力治芜秽,公归定非暮。”这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期待,也是对自身生活的积极态度的体现——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努力克服,保持乐观,相信未来会有光明的一天。

最后,“东门会祖道,叹息两疏傅。涤器当自今,归欤不愆素。”表达了诗人对于相聚的渴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东门祖道,本是古人送别时在城门设宴饯别的习俗,这里借以表达对亲人团聚的期盼。同时,通过引用“两疏傅”的典故,即西汉名臣疏广、疏受兄弟辞官归隐的故事,诗人既表达了对过去简单纯粹生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未来回归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涤器当自今,归欤不愆素”,则强调了从现在开始就要为回归简单、纯净的生活做好准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对生活困境的积极应对、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孙海见赠(其一)

碌碌抱关好,孰为贤与愚。

休歌紫芝曲,且和南郭竽。

达人齐万物,轩冕等块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次韵孙海见赠(其二)

神仙何渺茫,羽人想丹丘。

读书悼无成,卖剑行买牛。

眷此三万轴,传家无邺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孙海见赠(其三)

折腰为五斗,强言筦库职。

譬如弹随珠,徒丧竟何得。

坐咏渊明篇,令人有愧色。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次韵孙海见赠(其四)

论交逮蓬荜,此道久寥邈。

君侯廊庙人,顾我何数数。

夜光忽暗投,按剑惊卓荦。

形式: 古风 押[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