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榆晚高堂续构成,独桥双涧步秋清”以“榆晚”点明时节,高堂与独桥双涧则勾勒出山中居所与路径的清幽与静谧。颔联“牵篱野蔓残花影,绕户林塘过雨声”通过“牵篱”、“野蔓”、“残花影”和“过雨声”等意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机,营造出一种既静美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颈联“种术圃通黄叶路,采芝人老白云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将人物活动融入自然之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尾联“诛茅拟傍朋山主,且遂茅茨话拾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友人共话生活的愿望,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而又富含哲理的画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