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壮年时幽居山谷尘俗罕接惟与泉石草木为侣日徜徉其间醒悦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悦目者反足以损灵乱思矣盖所养于中者既异故应于外者自殊是以石失其贞而存其乱木失其美而存其恶泉失其清而存其污草失其劲而存其弱理固然也因成律诗四首以泄胸中之郁抑呈录同志庶知比兴之有在焉(其一)

乱石尔何知,摧轮剥马蹄。

当途生涧谷,在野碍锄犁。

尽鍊天难补,深填海自低。

点头能听法,不信竟沈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他以乱石、涧谷、锄犁等自然景物为载体,寓言人生境遇的变化和个人心境的转变。首句“乱石尔何知”表达了对乱石无知无觉的感慨,暗示世事变迁,人事如石,难以预料。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乱石阻碍交通、破坏田园的意象,象征着年老体衰后,原先的宁静生活不再,外界干扰令人困扰。

“尽鍊天难补”和“深填海自低”进一步强调了乱石的顽固和无法改变,暗指个人无法抗拒岁月和环境的侵蚀。然而,诗人并未完全陷入消极,他以“点头能听法,不信竟沈迷”表达出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被乱世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比兴手法,展现了诗人从青春岁月的超然物外到老年时期的现实无奈,以及对内心修养与外界影响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蓝仁借此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心灵调适的哲理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哭婿游彦辉二首(其一)

独老今谁记,愁心重尔伤。

空期半子力,翻哭少年亡。

儿女存孤幼,乡闾失善良。

秋风歌楚些,衣上泪千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