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为周真阳诣徐使君得报使有感作此赠(其二)》。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使君”的官员的赞美与感慨,以及对其下属风流才情的赞赏。
首句“使君南国有诗名”,开篇即点出使君在南方享有文采斐然的名声,暗示其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在文学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接着,“属吏风流思亦清”一句,进一步赞扬了使君手下官员的才华与高雅的气质,他们不仅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个人品格也十分高尚。
“今日新林还罢郡”描述了使君卸任的情景,这里的“新林”可能是指他即将离开的官署或地区。“几人犹似在宣城”则表达了对使君离任后,是否还有像他在宣城那样才华横溢、治理有方的官员的疑问与感慨。宣城在历史上曾是文化繁荣之地,这里以宣城来比喻使君任职的地方,强调了他对当地文化与治理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使君及其下属的赞美,表达了对优秀官员在地方治理与文化建设中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才流失的惋惜之情。诗中蕴含着对人才的珍视与对地方发展的深思,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