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药

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

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

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

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

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

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

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喜好研读神农的书,熟知众多药草的名字。
手持细绢购买山中的草药,移植并收集各种珍稀品种。
它们并未改变深涧原有的色彩,仿佛就该在这里生长。
汲取井水滋润它们,插上枝条以支撑它们不倒。
阴凉处的芽尖在傍晚时分收敛,阳光下的枝条夏季花开明亮。
从现在开始愉快地欣赏游玩,早晚围绕庭院漫步。
州民们自然减少了诉讼,修养悠闲并非靠政绩成就。

注释

好读:非常喜欢阅读。
神农书:古代传说中神农氏所著的医药书籍。
药草名:各种草药的名称。
持缣:拿着细绢,这里指代购买物品。
山客:山里的居民或采药人。
移莳:移植并种植。
罗众英:收集各种优良的植物。
幽涧色:深涧的原貌或环境。
蒙泽:受到滋润。
插楥:插上支柱。
扶倾:扶持倾倒的东西。
阴颖:阴凉处的嫩芽。
夕房敛:傍晚时芽尖收缩。
阳条:向阳的枝条。
夏花明:夏天开的花朵鲜艳明亮。
悦玩:愉快地欣赏。
兹始:从这里开始。
日夕:早晚。
绕庭行:环绕庭院行走。
州民自寡讼:州里的百姓自然少有诉讼之事。
养闲非政成:修养悠闲的心态并不是靠政治成就来实现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开篇“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表明诗人热爱研究医药知识,对于各种药用植物了如指掌,这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科学的尊重与追求。

接着,“持缣购山客,移莳罗众英”则描写诗人亲手采集草药,并将它们种植在田间,显示出一种勤劳且充满爱心的农耕生活。这里“不改幽涧色,宛如此地生”意味着即使是在偏远的溪谷之中,这些植物也能保持其原本的颜色和生命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

以下几句“汲井既蒙泽,插楥亦扶倾。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则是对农事活动的具体描写,从取水浇灌到支撑倾倒的植物,每一行都是在表达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悦玩从兹始,日夕绕庭行”则意味着诗人在这一片土地上找到了乐趣,每到傍晚时分都会绕过庭院,享受这份平静而愉快的生活。

最后,“州民自寡讼,养闲非政成”表达了一个理想,即当地方百姓少有争端时,能够过上一种远离官场纷争、专注于田园生活的宁静日子。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追求,也反映出了一种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业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和谐社会的一种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荅王郎中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荅长宁令杨辙

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

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

宰邑视京县,归来无寸资。

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

广川含澄澜,茂树擢华滋。

短才何足数,枉赠愧妍词。

欢盼良见属,素怀亦已披。

何意云栖翰,不嫌蓬艾卑。

但恐河汉没,回车首路岐。

形式: 古风

荅长安丞裴说

出身忝时士,于世本无机。

爰以林壑趣,遂成顽钝姿。

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稀。

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

独践幽人踪,邈将亲友违。

髦士佐京邑,怀念枉贞词。

久雨积幽抱,清樽宴良知。

从容操剧务,文翰方见推。

安能戢羽翼,顾此林栖时。

形式: 古风

荅刘西曹

公馆夜云寂,微凉群树秋。

西曹得时彦,华月共淹留。

长啸举清觞,志气谁与俦。

千龄事虽邈,俯念忽已周。

篇翰如云兴,京洛颇优游。

诠文不独古,理妙即同流。

浅劣见推许,恐为识者尤。

空惭文璧赠,日夕不能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