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竹寄本清良友(其二)》。诗中以竹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莫道寻常脩竹枝”,开篇即以“脩竹”点题,竹子虽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坚韧不拔的品格。“贞姿白石共幽期”,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白石相映成趣的景象,象征着高洁的友谊如同竹石般坚不可摧,共同经历岁月的洗礼而愈发珍贵。
“南京公馆多閒暇”,诗句转而描述了诗人在南京公馆中的悠闲时光,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这里的“閒暇”不仅指时间上的空闲,更寓意着心灵的宁静与放松,为下文的抒情铺垫。
“时咏武公淇澳诗”,最后两句则以典故入诗,借古人之言表达情感。这里引用的是《诗经·卫风·淇澳》中的诗句,原诗赞美了淇水边的竹林之美,杨士奇在此处借以表达对友情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这一典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友情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以及对南京公馆悠闲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借助《诗经》中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