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苏行人以时夏日画竹见赠

琅玕夹石俯江流,移得巴东一片秋。

花簟松屏桃竹杖,教人五月忆渝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竹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诗人欧大任巧妙地运用了“琅玕”、“巴东”、“花簟”、“松屏”、“桃竹杖”等一系列富有诗意的词汇,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还蕴含着对远方渝州的思念之情。

“琅玕夹石俯江流”,开篇即以琅玕(翠竹)与岩石相衬,俯瞰江水,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这里的“琅玕”不仅指竹子,也象征着清新脱俗的品质,与“巴东一片秋”形成呼应,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

“移得巴东一片秋”,“巴东”是古代地名,此处借指远离喧嚣的宁静之地,通过“移得”二字,表达了将巴东的秋意带入眼前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花簟松屏桃竹杖”一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花簟指的是铺有花卉图案的竹席,松屏则是松木制成的屏风,桃竹杖则是用桃花竹制作的手杖。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享受着清风拂面、竹影摇曳的惬意时光。

最后,“教人五月忆渝州”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在炎炎夏日,这幅竹林图景唤起了他对渝州的回忆,渝州可能是他心中一个特别的地方,或者是与之有着深厚情感联系的地方。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怀念,也体现了诗歌中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深刻交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夏日竹林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远方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太常竹苏大行索题

吴客千竿江月残,巴童一曲江波寒。

长安何限青青玉,耐与苏郎雪后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郭熙捕鱼图刘观察席上作

渔市秋风海子烟,羹鱼饭稻得归年。

何人不羡鸿冥客,蚤向沧波理钓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立秋日同李明府过宝藏上人遇法光禅师

商飙忽到双林下,相见伏牛山里人。

连花会上看颜色,问是恒河第几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王屋山图寄朱孔炎

石道崚嶒郁万盘,三芝五药满天坛。

洪河不断荣光起,闲与仙人策杖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