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杂曲歌辞·行路难》,出自唐代诗人张谌之手。张谌的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常常融合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这首诗的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温家玉镜台象征着高洁的艺术品位,而提携抱握九重,则是将这种艺术追求提升到极致,彰显了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和执着。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即能发出凤凰般的仙乐,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高雅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紧接着,“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这两句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感慨。诗人提醒我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不要辜负了自己曾经的热情与理想。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这里通过历史人物荆王和楚妃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宴乐时光的短暂与美好。音乐、歌舞和美酒,在夜色渐浓之际,更显得珍贵而难忘。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这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图景。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安逸自得的精神状态。
然而,“当春对酒不须疑,视目相看能几时。”又带有一丝对流年易逝的无常感和对于美好时光珍惜的心情。诗人提醒我们在春天这样美好的季节里,与亲朋好友对酒畅谈,不必多虑,只需珍视眼前这难得的聚首时刻。
接下来的“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谓称君意。”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春风轻拂,燕子归来,这一切似乎都在呼应着诗人的情感,他感到一种满足和幸福。
而到了“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这里则是秋天的景象,与前文中的春意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表达了一种随季节变迁而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离别和流年变化的无奈。
最后,“人生翻覆何常足,谁保容颜无是非。”这两句则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诗人质疑在不断变化的人生中,什么能够恒久不变,而外表的美丽也难以逃脱时间的侵蚀和世俗的评判。
总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生活、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张谌在这首《杂曲歌辞·行路难》中,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对生命和世间万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