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

登封大夫汉师儒,颍水洗出商山须。

袖携尺素照秋碧,何年沧海遗神珠。

三台光气五云朵,崧君潮来亦轩渠。

龙虎变化风雨散,竹花不实悲鹓雏。

故都乔木今何如?

剑履上天不可呼,长歌《缁衣》渺愁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卢挚的《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壮丽画卷。

首先,诗中“登封大夫汉师儒,颍水洗出商山须”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赋予了自然以人文色彩。登封,古代帝王封禅之地,这里借指历史的崇高地位;汉师儒则暗含着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传承。颍水与商山,则是自然界的元素,通过“洗出”这一动作,仿佛历史的沉淀与洗涤,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接着,“袖携尺素照秋碧,何年沧海遗神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尺素,古代书信的代称,这里比喻珍贵的手迹或文物;秋碧,秋天的碧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沧海遗神珠,则是借用传说中的珍宝,寓意着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与神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象征,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与赞美。

“三台光气五云朵,崧君潮来亦轩渠”两句,继续描绘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三台,古代宫殿的建筑之一,此处象征权力与荣耀;五云朵,五彩祥云,代表着吉祥与辉煌。崧君,嵩山之神,潮来亦轩渠则暗示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与自然的磅礴气势。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远与自然的壮美。

“龙虎变化风雨散,竹花不实悲鹓雏”两句,通过龙虎的变化与风雨的散去,以及竹花的不实与鹓雏的悲哀,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龙虎的变化象征着历史的起伏与更迭,风雨的散去则预示着动荡之后的平静。竹花不实与鹓雏的悲哀,则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历史沧桑的感慨。

最后,“故都乔木今何如?剑履上天不可呼,长歌《缁衣》渺愁余”四句,将视角转向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反思。故都乔木,象征着历史的遗迹与往昔的繁华;剑履上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却也无奈于现实的局限;长歌《缁衣》,引用《诗经》中的篇章,表达了对历史的哀思与对未来的忧愁。这四句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历史的赞叹到对现实的无奈,再到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题高登封所藏史丞相手帖》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作品,更是对历史、自然、文化、生命等多个层面深刻思考的体现。它通过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精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赞美、对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86)

卢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字:处道
  • 籍贯: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
  • 生卒年:1242-1314

相关古诗词

题李伯时九歌图

苍龙驷车载初阳,绿天浮春开八荒。

连蜷飞雾俨冠剑,四三神君翼东皇。

桂醑盎烈兰肴芳,楹筵巫觋纷披猖。

瑶琴袗衣杳何许,两妃倚竹临空江。

野烟颦翠九疑远,暮雨洒恨湘波凉。

冰夷闇投明月玑,山鬼夜啸猿猱悲。

长歌抚节怀楚累,遗音疏越知者稀。

筑室赖有佳人期,紫坛荷屋薜荔帷。

汀洲聊堪搴杜若,怨公子兮怅忘归。

恑毫慅墨含古色,虎头痴绝公麟痴。

续骚未成今见画,忽欲轻举起无为,朝来目送秋云飞。

形式: 古风

题见山楼诗卷

营州少年猎城下,楼居主人何为者?

爱观陈迹赋如龙,不与鲜卑斗驰马。

从教辽东无管宁,沧波政须濯吾缨。

楼头无时对山色,笔端有喙能秋声。

朝来见画思远策,惭负团茅旧泉石。

少姨寄我瑶华音,蓬莱水浅嵩云深。

形式: 古风

题渊明归去图

留侯晚节从赤松,武侯早岁称卧龙,仇秦复汉身始终。

渊明初非避俗翁,两侯大节将无同。

阳秋甲子法王正,持笔宛有长沙雄。

易地灞上祁山功,王弘何恨奉吾足,督邮能芥平生胸。

归来种豆南山中,斜川只许桃源通。

门前五柳春濛濛,落絮不与江波东。

环堵萧然吾未穷,北窗尽有羲皇风。

画图不尽千古意,诗成一笑浮云空。

形式: 古风

题子陵钓台

云山苍苍兮烟木稠,石濑潺潺兮江水流。

故人兮冕旒,先生兮羊裘。

使人皆先生兮谁其伊周?

使人不先生兮谁其巢由?

仕止久速兮舍圣人将安求。

清风一丝兮岂为名钩,蕉黄荔丹兮香火千秋。

岸下几篙兮荣辱之舟,先生一笑兮白云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