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义吟挽陈司训父母

妖蛮窃弄荒山里,廉城西畔风尘起。

提兵将校岂无人,一夕弗严成偾事。

犬羊突入纵抢攘,男妇奔走何仓皇。

城头迎刃势破竹,驱逐执掠纷成行。

陈公夫妇头双白,老袖龙钟遭险厄。

赎金不至命须臾,义气横膺无惧色。

伉俪相看但泪垂,宁死不愿生分离。

飞魂暗结千里恨,惟有青天白日知。

鹤塘之坡揭华表,双义名高死非夭。

同时罹患半乡人,死者何多闻者少。

君不见古来寿域高倚天,金汤不用土木捐。

民无兵死恒晏然,安得此域如当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双义吟挽陈司训父母》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描绘陈司训夫妇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英勇行为和牺牲精神,展现了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诗中开篇“妖蛮窃弄荒山里,廉城西畔风尘起”,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战乱背景,妖蛮的入侵使得原本宁静的山野动荡不安。接着,“提兵将校岂无人,一夕弗严成偾事”表达了对守卫边疆将领的责问,强调了守备不严导致的严重后果。随后,诗人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场面:“犬羊突入纵抢攘,男妇奔走何仓皇”,生动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恐慌与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司训夫妇的英勇行为尤为突出:“陈公夫妇头双白,老袖龙钟遭险厄”。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们依然挺身而出,保护家园。面对生死考验,“赎金不至命须臾,义气横膺无惧色”,表现了他们坚守道义、视死如归的精神。诗中“伉俪相看但泪垂,宁死不愿生分离”一句,深情地描绘了他们对彼此的深情厚意,即使面临死亡,也不愿分离。

最后,“飞魂暗结千里恨,惟有青天白日知”表达了对陈司训夫妇英灵的哀思,以及对他们高尚品德的敬仰。诗人在结尾处提到“鹤塘之坡揭华表,双义名高死非夭”,赞扬了他们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指出他们的牺牲并非徒劳,而是为后世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陈司训夫妇英勇事迹的描述,不仅歌颂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正义的坚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30)

祁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景瑞还延平郎中刘廷信之兄

霜风萧飒催寒早,篱菊开残渚莲老。

京华有客归故乡,弟兄怆别长安道。

天伦气义最相亲,官舍优游过十春。

只耽风雨连床好,其柰湖山入梦频。

囊中拂拭双龙剑,耿耿晴虹吐光焰。

当年俱自延津来,临别殷勤看不厌。

太阿精采如龙泉,暂时分去无深怜。

由来神物易变化,会合还思到九天。

形式: 古风

官林风木图为闽中叶氏赋

官林山中佳气萃,宰木森森拂云翠。

长风昼夜天际来,萧飒寒声满人耳。

孝子关心不忍闻,闻之感泣独销魂。

有身莫报劬劳德,无路能酬罔极恩。

树欲静兮风不息,子欲养亲难再得。

风不息兮树转悲,二亲一去何由追。

吁嗟乎树之有风犹可止,人子思亲曷穷已。

形式: 古风

平壤怀古

朝鲜有国营州外,箕子封来经几代。

就中平壤是雄都,昔时形胜今犹在。

冈峦迂郁田野平,楼台雉堞空中横。

秦初远作辽东徼,汉末新传王俭城。

何年并入扶馀裔,复见丸都迁此地。

沃沮濊貊纷来归,渺渺东西六千里。

隋兵三举空扰攘,可堪秘记符唐皇。

全山得捷薛仁贵,浿水成功苏定方。

振衰继绝不旋踵,五代之馀遭有宋。

玄菟乐浪息纷争,使介联翩奉朝贡。

松岳迁都久已成,长安旧治名西京。

鲁阳城古人悲昔,马邑峰高地有灵。

胡元不道图吞并,分疆直抵慈悲岭。

西京内属知几时,徒有腥风污边境。

圣朝德化覃八区,乐天字小古所无。

鸭江东畔平安道,还入朝鲜旧版图。

居民熙熙耕且乐,女事蚕桑士知学。

中华气习渐染深,文物衣冠宛相若。

朝臣奉诏天上来,登高览胜襟怀开。

不须吊古重惆怅,写景新诗聊尔裁。

形式: 古风

金銮草制图为韩总兵作

长庚之星光烛天,精气下降生英贤。

肝肠锦绣五色鲜,斗酒时露诗百篇。

四明狂客识谪仙,长安相见喜欲颠。

吹嘘直上红日边,君臣际会非偶然。

七宝为床玉作筵,金銮殿上朝传宣。

翰林供奉宠命专,御手赐食春风前。

酒酣草诏思如泉,淋漓醉墨生云烟。

麾斥力士令周旋,冻来呵笔罗婵娟。

当时荣幸畴与肩,岂羡宫烛分金莲。

所嗟才行不两全,夜郎远谪还堪怜。

回看紫禁归无缘,清词冷落金花笺。

谁将图画人间传,使我怅忆开元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