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浮波片叶石”为题,作者李之世在明代创作了此作。诗中通过描绘漂浮于水面的波面、叶片和石头,展现了自然界中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变化无常。
首句“本是顽固质,何来波面浮”,诗人以“顽固质”比喻原本坚硬、不易改变的事物,却意外地在波面上漂浮,引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思考。接着,“已怜湛似水,难道幻如沤”两句,将水面的平静与波面的波动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水的深邃与波面短暂存在的感慨,暗示了事物存在状态的瞬息万变。
“江枫飘一片,断梗截中流”描绘了一幅江边枫叶随风飘落,断枝在水流中漂浮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生命的脆弱。最后,“物情皆有托,泛泛尔何求”则以哲思收尾,指出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依托,而人或物在自然中的追求或许并无实质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