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子相(其二)

楚客秋多病,羁心私自怜。

各天散朋好,八月见烽烟。

白露寒砧下,青枫过雁前。

岂应裁恨赋,写任故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楚地客居之人因秋日而生的多病与羁旅之愁,诗人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楚客秋多病,羁心私自怜”,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楚地的客人,在秋天这个季节里,他不仅身体多病,内心更是充满了孤独和忧伤,这种自怜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各天散朋好,八月见烽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在天各一方,昔日的朋友都已分散,八月的天空中,烽火连天,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更增添了诗人的忧虑和不安。

颈联“白露寒砧下,青枫过雁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白露初降,砧声阵阵,让人感到寒意袭人;青枫树上,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漂泊无依。

尾联“岂应裁恨赋,写任故人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诗人并未选择怨恨,而是希望通过文字,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描绘楚地客居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别汪正叔员外

几年金虎署,与尔结交欢。

傲吏庄生似,诗家鲍叔看。

春光燕树合,雨色蓟门寒。

各抆临岐泪,风尘去住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怀魏顺甫

白云同署客,相念意悠哉。

交道萧朱失,文章屈宋来。

风尘还傲吏,案牍岂时才。

不见黄金骏,秋高蓟北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一)

黄榆高不极,临眺亦奇哉。

河势中原坼,山形上党来。

白云横塞断,寒峡倚天开。

摇落清秋色,多惭作赋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二)

不尽寒云外,青峰落照多。

秋阴生大卤,木叶下滹沱。

巨壑藏风雨,飞梁挂薜萝。

重关三辅地,跃马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