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八景诗(其七)金鸡报曙

千金铄铄独文身,五德名标莫与群。

振翼岂愁天色暝,曲头如盼曙光新。

鸟穿竹韵窗谈巧,风捲尘岚士□勤。

□见鸡人□□陇,漏残惊起侍朝臣。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独自纹身价值千金,五德之名无人能比。
展翅飞翔何惧夜幕降临,如同期待新日的黎明。
鸟儿穿梭竹林声动窗边,风卷尘土显示学子勤奋。
鸡鸣时分唤醒宫中守卫,漏壶将尽惊动早朝官员。

注释

千金:极言珍贵。
文身:在身上刺花纹。
五德:古代五行观念中的仁、义、礼、智、信。
群:同类或众人。
振翼:挥动翅膀。
天色暝:天黑。
曲头:弯曲的头部,这里指日出。
曙光新:新生的曙光。
竹韵:竹林的韵律。
窗谈巧:窗户边的巧妙交谈。
士:读书人。
勤:勤奋。
鸡人:宫中报晓的官员。
陇:宫门。
漏残:漏壶水即将滴完,表示时间接近。
侍朝臣:侍奉朝廷的官员。

鉴赏

这首宋诗《筠溪八景诗(其七)金鸡报曙》由陈著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晨景象。首句“千金铄铄独文身”,形象地刻画了金鸡的独特形象,暗示其珍贵且与众不同,以其华丽的羽毛独自装饰自己。接下来,“五德名标莫与群”赞美了金鸡象征的美德,无人能及。

“振翼岂愁天色暝,曲头如盼曙光新”描绘了金鸡在黎明前的期待,即使夜色深沉,它也不畏惧,反而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曙光的到来。这两句富有动态感,展现了金鸡的精神风貌。

“鸟穿竹韵窗谈巧,风捲尘岚士□勤”通过环境的细节描写,如鸟儿在竹林间鸣叫的和谐音符和风卷起的尘土,烘托出勤奋的士人的生活场景。此处的“□”可能是漏字,但不影响诗意的理解。

最后两句“□见鸡人□□陇,漏残惊起侍朝臣”揭示了金鸡报晓的实际作用,鸡人(古代宫中报时者)在鸡鸣时分唤醒朝臣,准备新的一天的政务。整首诗以金鸡为主题,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勤奋、守时和希望的赞美。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筠溪八景诗(其一)笔架文峰

巧夺西湖五姥峰,架中时见挂长虹。

近联霞彩笺呈锦,遥对岩牙笔露踪。

翰墨云烟来璧水,丹青桃李出花丛。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诏东封陟泰嵷。

形式: 七言律诗

筠溪八景诗(其二)旗台胜境

□□□中不老方,石台白战几多场。

登楼欢笑□□□,□□□□姓氏香。

云拥貔貅天地谧,□□□□□□□。

□□□□□冯试,采取梅花插鬓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辟戴帅初食长菜

漂泊无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

碧涧香芹固可嗜,鲙鲤岂厌银丝精。

百谪九死苏玉局,到处为乡心自足。

有时珍尝百糁羹,何尝不食黄鸡粥。

二子流落甚数奇,攻苦食淡分所宜。

顾无所择随所有,亦曰吾师吾仲尼。

菜瓜鱼肉皆可食,乡党一篇炳星日。

君胡不学圣与贤,乃外吾道从道释。

岂薄朱门粉署郎,穷搜滋味丰时壮。

岂恶毡帽侏㒧辈,搏攫羊豕饱腥肪。

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

遂将所受父母身,束缚枯肠强坚忍。

况闻君家百指馀,正自不同藜苋厨。

独立标榜人所骇,此意未知果何如。

君子之道在中耳,才落一偏犯公议。

有则庶羞不为过,无则□□亦常事。

朋友切磋欲无瑕,早从吾言勿姑差。

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形式: 古风

僧可正真赞

古岩气骨,春风面皮。

是人认得灵溪,灵溪元自不知。

一片妙庄严域,千古万古光辉。本堂老人书。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