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汉儒传注学,未为无所得。

秦火少完书,岂免乌焉惑。

后儒补罅漏,圣道稍开塞。

俗士喜操戈,又一秦相国。

且共欢一觞,多言不如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对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回应,名为《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八)》。赵秉文在这首诗中探讨了儒家学问的传承与解读,以及后世学者在补充古代文献时可能产生的误解或偏见。

首句“汉儒传注学,未为无所得”,指出汉代的儒学注释虽然繁复,但并非毫无收获,暗含对传统学术研究的肯定。接着,“秦火少完书,岂免乌焉惑”则借秦始皇焚书之事,表达了对古代文献遗失的遗憾,同时暗示了后人因缺乏完整资料而可能产生的困惑与误解。

“后儒补罅漏,圣道稍开塞”表明了后世学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填补知识的空白,使得圣贤之道得以逐渐清晰。然而,“俗士喜操戈,又一秦相国”则以比喻的手法,批评了那些不加思考地批评他人,甚至试图颠覆已有知识体系的行为,将其比作秦朝的丞相李斯,后者在历史上以破坏文化著称。

最后,“且共欢一觞,多言不如默”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心态,建议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保持沉默,避免无谓的争执与纷扰。整首诗通过对比与隐喻,反映了对学术传承、知识积累与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九)

昔我平生友,峨冠及偕仕。

居官不避事,力学固为已。

非无济时策,垄断亦云耻。

行年未六十,赍志没蒿里。

蹇予随朝班,星霜几四纪。

譬如远寻客,日暮行所止。

养志归田庐,晚节犹可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渊明非嗜酒,爱此醉中真。

谓言忘忧物,中有太古涥。

回首市朝中,万事牛毛新。

去年持使节,悠悠过西秦。

宫阙随飞烟,衣冠化埃尘。

当时凭轼士,慷慨嗟徒勤。

所以山林客,乐与鱼鸟亲。

西登太华顶,旷望长河津。

寄谢三峰云,聊欲滥吾巾。

誓将从此去,笑谢当途人。

形式: 古风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一)西涧

雨荒竹径草丛生,树隔前溪一犊鸣。

步寻幽涧疑无路,忽有人家略彴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二)烟际钟

近壑敛暝色,远山犹夕晖。

声从烟际起,复向烟中微。

随风散林野,渡头人未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