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

乡里流传小小孤,众流挟束帖如无。

伊人何自卑其局,试问为仁安属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大桥”为题,通过描绘一座桥梁的形象,隐喻了人生的道路和处世哲学。诗人吴与弼在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桥梁比喻为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节点,强调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自省。

首句“乡里流传小小孤”,形象地描绘了一座孤独的小桥,它可能位于偏远的乡村,或是被遗忘的一隅,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不易。接着,“众流挟束帖如无”,描述了众多水流围绕着小桥,仿佛它们的存在对小桥并无影响,象征着外界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微乎其微,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独立性和自我价值。

“伊人何自卑其局”,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何人们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自卑?这不仅是对个人心态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批判,鼓励人们超越自我限制,勇敢面对生活。最后,“试问为仁安属乎”,诗人以一个反问句结束,引导读者思考“仁”的本质与实践,即真正的仁慈与善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以及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桥梁这一意象,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外界影响、自我认知与道德实践等主题,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489)

吴与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何陂

万顷汪洋浸白云,潜滋暗助发生仁。

试于翘望云霓处,始见深功信有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江家山

清眺长便山外山,层峦叠嶂巧回环。

个中自有无穷趣,不惜芒鞋数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城上松

隐隐东南几万松,翠华如涌四时同。

高标独傲冰霜表,生意都归雨露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春秋

世情诗思两悠悠,老去何心复梦周。

风雨午窗春睡起,间将吾志向春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