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虽作收身去,终馀报国诚。
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人物早年雄才大略,中年时期的功业显赫。他两次为朝廷出谋划策,六郡的人们都畏惧他的威名。尽管他选择了隐退,但内心依然怀有报效国家的诚意。诗中的“秣陵天下计”表达了对国事的深思和忧虑,而“惆怅此时情”则流露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不符的哀愁和无奈。这首诗展示了古代士人的忠诚与担当,以及面对世事变化时的情感波折。
不详
里社湖山胜,归休十四年。
千钟穷燕赏,双剑去联翩。
家有遗经盛,名今太史传。
欺心傥容发,天岂许公全。
与世栽桃李,身閒意不衰。
涓尘犹奖录,尺寸各扶持。
永恨登门约,空传堕泪碑。
微生渺何极,不敢负公知。
人物中兴后,猗公一世雄。
虹蜺辉霁景,山岳镇颓风。
用舍关轻重,声名擅始终。
堂堂今日尽,海宇尽哀恫。
书史平生好,山林岁晚心。
逸才逢世偶,清誉服人深。
有子能攀桂,传家匪遗金。
佳城合双剑,松柏旧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