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片他乡月,秋光亦苦辛。
每从风雨后,来照别离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凄凉与离别之苦。"一片他乡月",寥寥数字勾勒出诗人独在异乡,仰望明月的画面,月光虽明亮,却因是异乡而倍感孤独。"秋光亦苦辛",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艰辛,暗示了生活的困顿和离别的哀愁。
"每从风雨后,来照别离人",诗人强调月光总是在风雨之后出现,仿佛特意在人们经历生活波折后,照亮那些分离的人们。这句寓言性很强,既表达了自然规律,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离别时刻的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荧荧桃李花,薄命寄君掌。
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
南越轻绡似碧云,裁为飞燕御风裙。
中流舞罢将仙去,万岁千秋复就君。
太岳青苍接太行,河汾襟带势何长。
白云冉冉随行客,春草茫茫入战场。
虎迹苍茫霸业沈,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