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木牛流汗上青天,汉火明知不可然。
谁识连峰攒剑戟,正虞天啬孔明年。
这首诗名为《咏史(其二)》,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通过"木牛流汗上青天"这一奇特景象,描绘了某种艰辛的努力或者壮志,木牛象征着人力或工具的艰难运作,而"汉火明知不可然"则暗示了某种理想或目标虽明,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接下来的"谁识连峰攒剑戟"形象地比喻险峻的形势如同无数剑戟攒聚的山峰,暗示费祎所处的环境艰险。最后两句"正虞天啬孔明年"表达了对天意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天啬"即天不助人,"孔明"暗指诸葛亮,可能是指费祎面临类似诸葛亮那样的困境,期待未来能有所转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人物费祎为背景,通过象征和隐喻,展现了人物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历史感慨和哲理深度。
不详
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是人安。
诸葛风流尚未休,山川为斩邓钟头。
至今青史忧吴蜀,莫把知人责夏侯。
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
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
文皇仁义播敷天,李氏无伦三百年。
末路荒唐如炀帝,蜀江更起度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