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丰宅之吏部二首(其一)

江表依公稍自强,讣闻朝野共凄凉。

纛移北府兵皆散,笳返西州宅已荒。

旧戍交锋淮水赤,新坟埋剑越山苍。

此身虚作田横客,血泪无因滴垄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江南地区依靠您的力量逐渐振兴,听到您的讣告朝廷内外都感到悲凉。
军旗从北府转移,士兵们四散,号角声回荡在已被废弃的西州宅邸。
昔日战场上的淮河水因战争而染红,新的坟墓中埋藏着剑,越山显得更加苍翠。
我这身空有田横之志,却无法为国捐躯,只能含泪无处洒在田间小道旁。

注释

江表:江南地区。
公:您(指代某位重要人物)。
稍自强:逐渐振兴。
讣闻:讣告(去世的消息)。
朝野:朝廷内外。
纛:军旗。
北府:北方军事机构。
兵皆散:士兵四散。
笳:胡笳,军号。
西州宅已荒:西州宅邸已荒废。
旧戍:过去的战场。
交锋:交战。
淮水赤:淮河水因战争染红。
新坟:新近的坟墓。
越山:越地的山。
此身:我这身。
田横客:像田横那样的忠诚之人。
血泪:含泪。
无因:无法。
滴垄旁:洒在田间小道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萧瑟与凄凉,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怀念以及现实困顿的无奈。首句“江表依公稍自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某个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只能在心中稍微肯定自己的过往成就。紧接着,“讣闻朝野共凄凉”则是对当前形势的总体感慨,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都弥漫着悲凉的情绪。

“纛移北府兵皆散,笳返西州宅已荒”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战争导致的后果。这里,“纛”指的是军旗,“北府”可能是某个军事要地,而“兵皆散”则显示出军队的溃败和士兵的四散逃亡。而“笳返西州宅已荒”中的“笳”,通常指的是古代边塞的号角,今昔对比之下,曾经响彻的号角如今归来,却只能见证诗人故乡西州的废墟。

“旧戍交锋淮水赤,新坟埋剑越山苍”两句,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再次强化了悲凉的情感。“旧戍”,即古战场,“交锋”指的是激烈的战斗,“淮水赤”可能暗示着战火连天,河流被血染红。而“新坟埋剑越山苍”则表现出一种放弃与绝望,战争中倒下的英雄们被草草埋葬,而他们曾经挥舞的剑,如今只能在苍凉的大自然之下长眠。

末尾两句,“此身虚作田横客,血泪无因滴垄旁”则是诗人个人的感慨。这里借用了古代游侠田横的典故,表达自己如今只是一介过客,在这片荒废之地流下不尽的眼泪。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由盛转衰、由强变弱的情境,以及诗人对于这种变化无常的人世间所持有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哭五一弟先辈二首(其二)

自小即相依,天涯影伴飞。

共灯抄细字,分俸赎寒衣。

已痛身长诀,犹疑客未归。

素帏惟幼女,断续哭声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哭五一弟先辈二首(其一)

未冠辞家出,麻衣不肯回。

瘦因身久客,贫为性疏财。

精力书中去,科名病里来。

空传场屋义,留与铺家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哭方主簿伋

鹑衣不似拥千金,用破灯窗一世心。

太学空闻能赋久,春官未察读书深。

柴车巾出身犹健,槐简拈归病已侵。

寂寞殡宫来客少,故人野外独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哭日老二首(其二)

竹湖畴昔叹兼通,孔墨何曾是别宗。

唐代儒先重颠老,晋朝名胜赏林公。

颂辞大众存遗札,塔与寒斋共一峰。

闻说结跏挥手际,亦留半偈别樗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