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社饮桂月边即席次韵

白头强逐少年游,闲倚西风十二楼。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

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桂花月色下饮酒作诗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浪漫情怀。首句“白头强逐少年游”,以白发苍苍的诗人自比,虽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年龄的青春心态。接着,“闲倚西风十二楼”一句,通过倚靠在西风中的高楼,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意境。

“共醉玉壶千古月,平分香国一天秋”两句,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比作与千古明月共醉,与满园桂花香共赏,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这里运用了“玉壶”这一意象,既指月亮,也象征着纯洁与高雅,同时与“共醉”相呼应,增添了诗的韵味。

“祇应李白怜吾意,不信姮娥识此愁”两句,诗人借用李白的诗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暗示自己的愁绪可能只有月下嫦娥能理解。这种借古人抒己意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最后,“夜久高寒犹露饮,花阴传漏已三筹”描绘了深夜时分,诗人与友人仍在露天饮酒,时间已经很晚,但他们的兴致未减。通过“花阴传漏”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夜深人静,也愿意共享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93)

周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字:公谨
  • 号:草窗
  • 籍贯:弁阳老
  • 生卒年:1232-1298

相关古诗词

醉后放歌

冷风如冰月如水,夜久霜寒倚秋桂。

酒樽已眠人未睡,闲与孤蛩各言志。

宇宙宽闲容我辈,千古万古同一致。

天上人间好恶异,君子小人常倒置。

不愿建侯游万里,金印红旗拥千骑。

不愿闻鸡五更起,衮绣传呼趋九陛。

惟愿擘画千百岁,坐见无怀大庭氏。

不须结绳与画地,何者为愚何者智。

不蚕而衣不耕刈,不暑不寒春泄泄。

有酒如江碧浮蚁,一瓢日日江头醉。

醉后长歌语流丽,歌声透天天为喜。

赐我三元九霞佩,佩之乘风御清气。

虎豹遁迹鬼神避,意之所之身即至。

竦身蜚出扶摇外,直到天宫三十二。

形式: 古风

甲戌七月

未撤关河戍,边声动塞鸿。

忧时方恤纬,闻诏忽号弓。

两鬓三秋雪,千林一夜风。

寸心犹未改,何敢叹途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南园

清芬堂下千株桂,犹是韩家旧赐园。

白发老翁和泪说,百年中见两平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甘园

小小蓬莱在水中,乾淳旧赏有遗踪。

园林几换东风主,留得庭前御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