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生日四首(其二)》。诗中以“未了黄沙债,偿他止一身”开篇,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宿命感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一生的辛劳与付出,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偿还前世的债务,而这一生的努力,也只是为了成为过去朝代的人。
接下来,“便从今日死,已是旧朝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仿佛在说,如果今天就死去,那么自己就已经成为了另一个时代的存在。这种对于生命短暂、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于日常琐碎之外的哲学思考。
“乞食真惭粟,看书若有神”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望。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诗人却能从书中汲取力量,仿佛书中的知识赋予了他某种超凡的能力。这既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也是对知识力量的一种颂扬。
最后,“无端思故事,数点泪沾巾”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在不经意间,过去的种种回忆涌上心头,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泪水不禁滑落。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柔软和对生活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知识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