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咏(其十三)

乾坤常运转,兀兀见众生。

利物终相应,施为愿要精。

身慵何隐遁,舌辩谩纵横。

种性归真理,因缘有重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天地万物永在运转,显现世间众生万象。
有益于物的行为终究会得到回应,行动应专注且有目标。
疲惫的身体无需逃避,空谈辩论并无意义。
人的本性回归真实,因果关系各有轻重。

注释

乾坤:天地,代指宇宙万物。
兀兀:形容忙碌或专注的样子。
利物:有益于他人的事物。
施为:行为、行动。
愿要精:意愿要明确,行动要精准。
身慵:身体疲倦。
隐遁:逃避,隐藏。
舌辩:口才,辩论。
种性:人的本性,本质。
真理:真实的道理或原则。
因缘:佛教中指因果关系。
重轻:这里指因果关系的轻重程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三)》。从这短小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宇宙运行和生命真理的深刻洞察。

“乾坤常运转”表现了宇宙间万物循环往复的哲学思想,乾为天、坤为地,象征着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紧接着,“兀兀见众生”则描绘出诗人眼中所有生命形态的丰富多彩。

“利物终相应”表明了万物之间的和谐与相互作用,"施为愿要精"则是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志向和纯粹愿望的一种提倡。这里,“施为”意指行为或作为,而“愿”则是内心所持有的理想和期望。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身慵何隐遁,舌辩谩纵横”描绘了一种生活状态和交流方式,"身慵"意味着身体的舒适与放松,而“何隐遁”则是对内心深处的追问。"舌辩"形容言辞的流利,而“谩纵横”则揭示了语言表达中的复杂和多样性。

最后,“种性归真理,因缘有重轻”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本质与因果关系的理解。“种性”指的是生命的本能或本性,而“归真理”则是回归到真实、纯粹的状态。"因缘"在佛教中指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有重轻"则意味着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对于宇宙、生命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他的语言简练而充满哲理,对读者来说既是审美享受也是心灵触动。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逍遥咏(其十七)

诗中包异境,解者不为非。

深信含玄理,幽通是可依。

达人皆论道,狂酒败棱威。

浩渺寰瀛内,寒暄隐圣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逍遥咏(其二十)

大底缘由比类深,能中此道费光阴。

若知浊浪澄清水,不达浮生认白金。

走作真珠藏妙理,究推神室好相寻。

功成稳审时间用,变转无穷重古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逍遥咏(其十二)

法则定乾坤,千秋与万春。

金乌飞绛阙,玉兔弄精神。

达识逢堪笑,贤愚本是真。

清风摇圣境,仙说洞中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逍遥咏(其九)

天界殊胜理,凡愚不易知。

曩因谁可究,浅近故怀疑。

的实归真性,区邪入正持。

乐耶亲大道,报应自然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