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其二)

鬼气临参不肯降,时时兵甲问南邦。

天开贵竹当雄楚,地拥西台接丽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汤显祖所作的《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紧张局势与自然环境的险恶,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句“鬼气临参不肯降”,以“鬼气”象征边疆的不祥之气,暗示边境可能存在的危机,而“参”星则代表南方,暗指南方的战事。次句“时时兵甲问南邦”,进一步强调了南方战事的频繁与紧张,表达了诗人对战事的忧虑和对南方百姓的关切。

接着,“天开贵竹当雄楚,地拥西台接丽江。”这两句转而描述边疆的地理特征。贵竹、西台、丽江等地名的出现,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这些地区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其中,“天开”、“地拥”等词语,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感,仿佛它们也在为边防提供支持。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既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神秘,又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不安与动荡。同时,诗人对友人瑞芝中丞的关切之情,也流露于字里行间,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团扇篇

合欢团扇美人作,轻云如纨雪如素。

裁成顾兔舒月波,画出乘鸾上天路。

美人容华倾六宫,舍羞却扇妖且慵。

自分团栾赛明月,岂知摇动生秋风。

碧天一夜秋如水,炎凉尽在君怀里。

不怨秋风坐弃捐,却愁明月常相似。

秋来明月正婵娟,别殿长门是处悬。

从教妾扇经秋掩,但愿君心并月圆。

君心如月不可掇,妾扇团团那忍割。

可怜团扇无蔽亏,不比清光有盈缺。

奉君清暑为君容,莫道恩情中路空。

蛛丝虫网频垂泪,还感君恩在箧中。

形式: 古风

题宋徽宗杏花村图

宜春小苑春风香,宣和秘殿春昼长。

帝所神霄换新诰,江南花石催头纲。

至尊盘礴自游艺,宛是前身画师制。

岁时婚嫁杏花村,桑麻鸡犬桃源世。

杏花村中花冥冥,纥干山雀群飞鸣。

巾车挈箧去何所,无乃负担趋青城。

君不见杏花寒食钱塘路,鬼磷灯檠风雨暮。

麦饭何人浇一盂,孤臣哭断冬青树!

形式: 古风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

玉堂昼暖熏风香,双双燕尾摇仓琅。

背飞并映银花榜,托宿交栖玳瑁梁。

感君恩重巢君幕,顾影呢喃前复却。

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啁哳辞归未忍归,差池掠羽试双飞。

风回铃索声犹在,日过花砖候已非。

珠帘十二秋风促,芦雪菰烟何处宿?

明年社日早归来,?口衔泥补君屋。

形式: 古风

送福清公归里二首(其一)

甘陵南北久分歧,鹓鹭雍容彼一时。

抗疏有人盈琐闼,顾名无阙省罘罳。

恩牛怨李谁家事,白马清流异代悲。

八载调羹心独苦,临行谆复外廷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