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篇

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

远游何所至,咫尺视九州。

九州何茫茫,环海以为疆。

上有孤凤翔,下有神驹骧。

孰能不惮远,为我游其方。

为子奉尊酒,击铗歌慨慷。

送子临大路,寒日为无光。

悲风来远壑,执手空徊徨。

问子何所之,行矣戒关梁。

世路百险艰,出门始忧伤。

东征忧旸谷,西游畏羊肠。

南辕犯疠毒,北驾风裂裳。

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

峨峨既不支,琐琐谁能当。

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

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

无为蹩躠者,终日守空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远游篇》是宋代文学家朱熹所作,通过诗人对远游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中开篇“举坐且停酒,听我歌远游”,以饮酒聚会的场景为背景,引出诗人对远方旅行的向往和歌唱。接着,“远游何所至,咫尺视九州”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探索欲望,即使在咫尺之间也能看到整个中国的壮丽景象。随后,“九州何茫茫,环海以为疆”描绘了中华大地的辽阔与边界,象征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上有孤凤翔,下有神驹骧”运用了象征手法,孤凤飞翔于天际,神驹奔驰于大地,寓意着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渴望。接下来,“孰能不惮远,为我游其方”表达了诗人愿意克服困难,勇敢地踏上旅程的决心。

“为子奉尊酒,击铗歌慷慨”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通过奉酒与击剑唱歌,表达出对朋友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豪迈。接着,“送子临大路,寒日为无光”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景象,寒日失去了往日的光芒,象征着离别的悲伤。

“悲风来远壑,执手空徘徊”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悲风吹过深谷,两人紧紧相握却只能无奈地徘徊。最后,“问子何所之,行矣戒关梁”表达了对朋友旅途安全的关切与祝福。

“世路百险艰,出门始忧伤”点明了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预示着前方道路的坎坷。接下来,“东征忧旸谷,西游畏羊肠”、“南辕犯疠毒,北驾风裂裳”分别描述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危险与困难,强调了诗人对朋友旅途的担忧。

“愿子驰坚车,躐险摧其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与期待,希望他能够驾驭坚固的车辆,勇往直前,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峨峨既不支,琐琐谁能当”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的重要性。

“朝登南极道,暮宿临太行”描绘了诗人想象中朋友旅途的艰辛与壮丽,从南极到太行山,跨越千山万水。“睥睨即万里,超忽凌八荒”表达了对朋友远游的敬佩与赞美,认为他们能够超越常人,征服广阔的天地。

“无为蹩躠者,终日守空堂”是对那些害怕困难、不愿远行的人的讽刺,强调了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远游篇》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探索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勇敢精神的颂扬。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拟古八首(其一)

离离原上树,戢戢涧中蒲。

娟娟东家子,郁郁方幽居。

濯濯明月姿,靡靡朝华敷。

昔为春兰芳,今为秋蘼芜。

寸心未销歇,托体思同车。

形式: 古风

拟古八首(其二)

绮阁百馀尺,朝霞冠其端。

飞櫩丽远汉,曲楹何盘桓。

清谣发徽音,一唱再三叹。

借问谁为此,佳人本邯郸。

微响激流风,浮云惨将寒。

为言何所悲,游子在河关。

不恨久离阔,但忧芳岁阑。

愿为清宵梦,燕昵穷馀欢。

形式: 古风

拟古八首(其三)

上山采薇蕨,侧径多幽兰。

采之不盈握,欲寄道里艰。

沈忧念故人,长夜何漫漫。

芳馨坐销歇,徘徊以悲叹。

形式: 古风

拟古八首(其四)

佳月朗秋夜,蟋蟀鸣空堂。

大火西北流,河汉未渠央。

野草不复滋,白露结为霜。

梁燕起高飞,云雁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不念执手欢,隔我如参商。

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金石徒自坚,虚名真可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