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牡丹盛放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和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徐凝的高雅情操与独特审美观。
首句“此花南地知难种”表明这牡丹在南方土壤中生长不易,暗示其稀罕珍贵。紧接着,“惭愧僧闲用意栽”则是诗人对那位在寺中精心培育这些牡丹的僧人表示敬意和羞愧之情,因为这花朵得以生长,实乃僧人的细心照料所致。
“海燕解怜频睥睨”中的“海燕”指的是燕子,它们在这里似乎也能感受到牡丹的美丽,时常飞来探视。接下来的“胡蜂未识更徘徊”则写出了胡蜂(一种昆虫)对这些花朵的好奇与徘徊,不忍离去。
中间两句“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通过将牡丹比作芍药和玫瑰,表达了诗人对其他花卉的歧视之情。牡丹以其傲艳姿态,胜过了其他花朵,让它们黯然失色,不敢开放。
末尾两句“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则是对那些尚存的几朵红色的牡丹花苞的赞美,它们静静地等待着能赏识它们之人的到来,以便将其美丽展现给懂得欣赏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高贵花朵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独特鉴赏力。
不详
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南越岭头山鹧鸪,传是当时守贞女。
化为飞鸟怨何人,犹有啼声带蛮语。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
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古树欹斜临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
行人不见树少时,树见行人几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