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眺

野色苍茫欲暮天,几家茅屋起炊烟。

日斜唤渡人声急,浅水芦花泊钓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傍晚景象。"野色苍茫欲暮天",寥寥几字勾勒出天色渐暗,野外景色朦胧的意境,展现出秋日或冬日黄昏时分的开阔景象。"几家茅屋起炊烟"进一步描绘了乡间人家在准备晚餐的温馨画面,炊烟袅袅上升,显示出生活的烟火气。

"日斜唤渡人声急",通过"日斜"暗示时间已晚,而"唤渡人声急"则透露出渡口处人们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活节奏感。最后,"浅水芦花泊钓船"以"浅水"和"芦花"点缀,形象地描绘出钓鱼人结束一天劳作,泊舟于芦苇丛中的闲适场景,与前面的忙碌形成对比,体现了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诗人龚静仪眼中的乡村日常生活,既有自然景色的静谧,又有人间烟火的温情,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收录诗词(3)

龚静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夜

入室岩威冽,冬闺蜡炬残。

香浮梅影瘦,云冻雁声寒。

指冷抛棋久,愁多借酒宽。

深宵清不寐,拈韵坐更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声

闻根蓦地爽秋宵,断续寒砧诉寂寥。

何拟扬州好风景,二分明月一枝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行春桥串月歌

湖水清,湖月明,长虹耿耿从中横。

下有十八洞天在,牟尼一串光晶莹。

底事天公弄狡狯,明珠十斛波心倾。

琼楼玉宇纷无数,三千世界琉璃成。

天开异境谁消受,历劫共仰诗人名。

诗人小筑烟霞窟,珊珊别具神仙骨。

个中意味谁解得,为爱湖光兼爱月。

君不见,百东坡,三李白,诗人化境何活泼。

余生素有耽诗痴,瓣香拟向崇祠谒。

形式: 古风

柬马莲玉女士村居

幽绝村南路,双扉昼亦扃。

人行穿竹过,犬吠隔花听。

夜月当窗白,春山抱室青。

此间尘不到,合自诵金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