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答山西杨宪副故旧见寄》描绘了诗人身处边塞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首句“晋鄙遥山接太霞”,以壮丽的山景开篇,暗示诗人远离故乡,身处边疆。接着,“十年从仕鬓空华”表达了诗人十年仕途劳顿,岁月已在他鬓发上留下了痕迹。
“秋来有雁偏催客”,借秋雁南飞,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腊尽无梅更忆家”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寂寥与对家的思念。在艰苦的环境中,“私属羊毛皆入税”揭示了生活的艰难,羊毛税收成为沉重的负担,而“边风马乳代烹茶”则展现了边地生活的简朴,以马乳代替茶叶,足见其清苦。
最后两句“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诗人想象与友人共度隐居江南的日子,每当暮色降临,他们还会一起品诗论艺,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边塞生活的辛酸,又有对故旧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