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菊下计友人去程

无限思君路,漫漫秋水长。

几时归旧隐,今日是重阳。

贫共渔家饮,寒分枫岸霜。

橹摇背指处,应念菊花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范承烈的《九月菊下计友人去程》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无限思君路,漫漫秋水长”以秋水长流象征思念无尽,路途遥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和牵挂。接下来的“几时归旧隐,今日是重阳”借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暗示了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寓含了时光流转的感慨。

“贫共渔家饮,寒分枫岸霜”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贫困中共享渔家生活的情景,以及秋日枫叶染霜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橹摇背指处,应念菊花黄”,通过想象友人在舟行渐远,回头遥望,看到自家院中的菊花已黄,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忆起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秋水、重阳、渔家、枫霜、菊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别后生活的描绘,富有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3)

范承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郭快庵太史斋联有爱菊能将酒醉花之句足成近体

落叶侵阶日已斜,闲披古史就窗纱。

开轩竟以竹为友,爱菊能将酒醉花。

栗里惟栽陶令柳,青门孰种邵平瓜。

寒山几点牛羊下,老树亭亭尽暮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鹰坊歌和他山夫子

西郊天阔沙茫茫,高槐古柳溪风凉。

地偏寂寞少人住,但作瓯脱供鹰坊。

中有海青最神俊,竦立毛骨森昂藏。

金眸玉爪异凡品,下视狡兔如跛牂。

侧眼似觉天地窄,常思一举摩穹苍。

忆昔辽代最珍贵,女真贡献交相望。

搜求无厌旋致祸,两国转眼悲兴亡。

至今黑水留异种,雕笼竞致来遐方。

五陵年少颇好事,爱玩岂惜千金偿。

嗟汝生性特趫捷,隼鹗未许随肩行。

长绦羁绁岂初意,岁月浸久成驯良。

关山秋暮盛羽猎,商飙倒卷尘沙狂。

翻身向空入霄汉,快若骏马初脱缰。

鴐鹅潜飞雊雉避,云罗万里无遮防。

老拳劲翮奋搏击,风毛雨血齐飞扬。

天生羽族亦有命,饥雀叫噪悲空仓。

林边野鹤骨立瘦,度腹仅得分馀粮。

尔形缡褷亦安用,终朝肉食恒充肠。

人间生计总愧汝,翻笑溪獭衔鱼忙。

侏儒方朔异饥饱,万物荣悴真何常。

况今飞啄本同类,强弱吞啖堪嗟伤。

食虾原不乏鱼鲔,捕蝉亦复惊螳螂。

何当忘机效海客,驱逐猛挚延奇祥。

群飞众动各适所,丹山鸾凤常游翔。

桐花摇落期不至,老鸦攫肉纷路旁。

且随韩嫣逐金弹,排风毛质看腾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秋笳集有感即效吴夫子体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形式: 古风

清明日维扬舟中作

雨丝吹遍杏花风,令节吴州插柳同。

十里寻芳输杜牧,全家上冢羡庞公。

无边丽景王程里,有限韶华客路中。

更喜前行烟月好,轻帆明日过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