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二)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

斯文孰是南夫子,此地重逢行秘书。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七个聚落名声大,龙津剑气显威严。
谁能称为南方夫子,此地重逢共论文篇。
一生忠诚热爱国家,忧虑却不愿百姓知。
菊花灿烂引回家乡思绪,年末江面空留遗憾。

注释

七聚:七个聚落。
名藩:有名的地方。
甚都:非常繁华。
龙津剑气:象征权力或威严的剑气。
正扶舆:正支撑着国家。
斯文:有学问的人。
孰是:谁是。
南夫子:南方的儒家学者。
此地:这里。
行秘书:讨论学术或文书。
忠爱:忠诚热爱。
宗社:国家和祖先。
叹愁:叹息忧虑。
肯使:愿意让。
田闾:乡村百姓。
黄花:菊花。
牵归兴:引发思乡之情。
岁晚:年底。
江空:江面空荡。
一怅如:满怀惆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开篇两句描绘了南剑州的繁华与重要性,“七聚”指的是古代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称呼,而“名藩”则强调了南剑州作为边疆要塞的地位。“龙津剑气”象征着这里的雄伟和坚不可摧,“扶舆”则意味着这座城池在国家安全中的支撑作用。

“斯文孰是南夫子, 此地重逢行秘书。”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斯文”指的是文化和学问,而“孰是南夫子”则可能暗指某位南方的儒雅之士。他们在此地相逢,共同探讨学术秘籍。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意。“忠爱”二字形容友人的人格品质,“平生”则意味着这一份情谊贯穿于一生的每个时刻。最后,“叹愁肯使到田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忧虑之情。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结尾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黄花”指的是菊花,“粲粲”形容其繁盛的样子。这里的“牵归兴”可能是对即将离别友人时的心情写照。而最后一句“岁晚江空一怅如”,则表达了岁末之际,长江两岸空寂寞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这里的“怅如”也可理解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南剑州的地理、历史重要性的描述,以及对友人学问与品格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别朋友的不舍和深切的情感。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其一)

掉头不肯住清都,勇趁秋风乞左符。

大论峥嵘耸廊庙,雅怀磊落胜江湖。

丹心岂不恋明主,清节还能立懦夫。

正是商山访鸿鹄,归来羽翼莫踟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建康知录操襟兄

虎鞯尚落诸贤后,雁塔谁知几榜前。

尽向心田宽地步,却将官职信天缘。

难忘旧日钟山阁,易趁东风上水船。

王谢诸人英烈在,问今何策可筹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恭进度宗皇帝挽词(其一)

四闰临朝浅,群生被泽深。

俭勤成禹圣,仁孝本虞心。

汉殿觞称玉,轩湖鼎铸金。

龙髯攀不得,清血但盈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恭进度宗皇帝挽词(其二)

道远年何驶,民肥身独癯。

宝龟传圣子,玉几导宸谟。

百世尊王度,千秋拱帝图。

孤臣惭舜辅,愁绝望苍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