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春霞迸藓根,乱披烟箨出柴门。

稚川龙过应回首,认得青青几代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笋》由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描绘了春日里竹笋破土而出的生动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的传承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昨夜春霞迸藓根”,开篇即以“春霞”喻指春日的光辉,通过“迸藓根”这一动态描写,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温暖和生命力,暗示着竹笋在春雨滋润下破土而出的时刻即将到来。

“乱披烟箨出柴门”,“乱披”二字生动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时的杂乱无序,仿佛是大自然的野性与力量的释放。“烟箨”则借指竹叶,此处暗含竹笋生长过程中叶片的保护作用,以及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相互依存。整句诗通过“出柴门”的动作,不仅展现了竹笋的生长状态,也寓意着新生事物的突破与成长。

“稚川龙过应回首,认得青青几代孙”,最后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笋比作稚川的龙,想象其在成长过程中会回望过去,辨识出那些曾经给予它生命与成长的前辈。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也蕴含了对生命传承与家族延续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自然法则与生命循环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斜倚绿窗□□□。

形式:

赠方干

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

形式: 押[元]韵

浮云宫

道人西蜀来,自谓八万岁。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憩。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底。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瞖。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职嘲戏。

形式: 古风

悼盐官和尚

像季何教祸所钟,释门光彩丧骊龙。

香阶懒踏初生草,抵掌悲看旧日容。

玉柄永离三教座,金鸣长镇万年踪。

知师下界因缘尽,应上诸天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