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

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

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

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

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

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

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

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桃花盛开,菱荷洁净,景色接连不断。
霜降后橙子变黄,雪中梅花绽放,春天渐渐回归。
思索气候,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都有各自的快乐时光。
为何被世俗名声牵累,美好的欢乐就这样被抛弃。
现在醒来,乘着小船,有时倚靠竹篮,随性而行。
无论何处都是家,山间的野味,乡间的酒宴,野老成为朋友。
几杯酒下肚,吴地歌声楚地舞蹈,忘记华丽的穿戴。
即使遇到显赫的官员,也应一同畅饮。

注释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
芰荷:菱叶和荷花,代表夏季清凉。
迤逦:连续不断,渐次而来。
寒暄:问候天气,指季节变化。
扁舟:小船。
篮舆:竹篮做的轻便车辆。
曳金穿履:华丽的鞋子。
清朝贵客:地位显赫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乐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桃李繁华,芰荷清净,景物相继”展现了春天花开草绿的美丽画面,其中“桃李”象征着生机勃发,“芰荷”则显得清新脱俗。接下来的“霜后橙黄,雪中梅绽,迤逦春还至”写出了季节更替中自然界的奇妙景观,即便是在严寒之中,也有生命力顽强绽放的花朵。

诗人在欣赏这些美好时,不禁思考到天气的变化“寻思天气,寒暄凉燠,各有一时乐地”,这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丽。

然而,这种对自然之乐的追求并非轻易获得。诗中“如何被、浮名牵役,此欢遂成抛弃”这两句透露了诗人曾经深陷于世俗的名利之争,但最终醒悟,抛弃了这些虚幻的束缚。

接下来的几句“如今醒也,扁舟短棹,更有篮舆胡倚。到处为家,山肴社酒,野老为宾侣”则描写了诗人在悟后的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以简易的交通工具——扁舟、短棹、篮舆胡倚,漫游于自然之中,将任何地方都视作自己的家。山中的野味和乡间的社酒,都成为了他欢聚宾客时的美食。

最后两句“三杯之后,吴歌楚舞,忘却曳金穿履”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作乐后,那种超脱尘世、忘记烦恼的快意。而那句“虽逢个、清朝贵客,也须共来一醉”则是邀请那些身份尊贵但愿意与他共同享受自然之乐的人,放下架子,一起痛饮。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态度的抒情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生存状态,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洞天

鄞有壶天,景传图画,声著海县。

四面攒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见。

祥云拥蔽,飞泉缭绕,咫尺似天涯远。

如今向、仙家觅得,挈来十洲东畔。

虚无缥缈,蓬莱方丈,所喜只居隔岸。

羽幰垂珠,琼车织翠,长是陪嘉宴。

豺狼远迹,风波不作,日月御轮须缓。

且衔杯、称贤乐圣,度兹岁晚。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生查子.即席次韵陆务观

双蛟画鼓催,一水银蟾满。

见夺锦标回,却倚花枝看。

已擘冷金笺,更酹玻璃碗。

归去诧乡关,不负平生眼。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白苎.次韵真书记梅花

腊天寒,晓风劲,幽香频吐。

精神绰约,谁羡姑射居处。江南探春独步。恨无侣。

微语。又谁管、雪势霜威埋妒。

且图少陵东阁作诗苦。拟烦玉纤轻拗、宁相许。

惜取。

栏干遍倚,月淡黄昏,水边清浅,不放红尘染污。

似名画手丹青,罢施缃素。

不随艳卉,强媚韶光一瞬,飘荡无据。

只恐金门,宝鼎方调,时时来觑。

便把枝头,豆颗朝天去。

形式: 词牌: 白苧

好事近(其一)梅花

敧枕不成眠,得句十分清绝。

一夜酸风阁花,酝江天飞雪。

晓来的皪看枝头,老蚌剖明月。

帝所待调金鼎,莫教人轻折。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