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禅寺联

佛天只不二法门,问他提铁枷,吃铁棒,诸流作么生,是龟毛兔角;

梵宇遍大千世界,除却藏头面,悔头累,而来阿那个,得龙骨蛇皮。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对联的形式,巧妙地运用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宇宙观。

上联“佛天只不二法门”开篇即点明佛法的精髓在于“不二”,即一切法皆平等,没有高下之分。接着“问他提铁枷,吃铁棒”则以形象的比喻,暗示人生中的苦难与挑战,如同被束缚的枷锁或受到的棒打,但这些并非绝对的痛苦,而是修行过程中的考验。后句“诸流作么生,是龟毛兔角”则进一步阐述,世间万物如流水般变化无常,而那些看似存在的事物,如龟毛兔角,实则虚幻不实,以此强调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下联“梵宇遍大千世界”承上启下,将视角从个体扩展到整个宇宙,指出佛教的教义遍布于广阔的世界之中。接下来“除却藏头面,悔头累”则以反问的方式,提醒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表面的名利与物质,而应深入内心,摆脱欲望与烦恼的束缚。最后“得龙骨蛇皮”则是以奇特的比喻,象征着通过修行获得内在的觉醒与解脱,摆脱外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修行的真谛以及宇宙的奥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

李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吴可读联

谪宦独攀髯,拄厉叔身殉敖公,应判一忠与一怼;

罪言能悟主,安金藏死明太子,堪悲同志不同生。

形式: 对联

挽吴可读联

死傍山陵,常对蓟门风雨;

光争日月,又看吏部文章。

形式: 对联

太白楼联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台花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形式: 对联

某氏园戏台联

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

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