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门人夜看花示卢鲁山

罢酒已半夜,重来慰幽花。

可惜遭风雨,太半成泥沙。

移坐环其丛,含香嚼其华。

五人摘满手,归来千万葩。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与同门人在花园中赏花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罢酒已半夜”暗示了聚会的结束,但诗人并未离去,而是选择再次来到花园,以慰藉心中的花儿。这既是对花朵的怜惜,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可惜遭风雨,太半成泥沙。”这两句通过描述花朵在风雨中的凋零,表达了对自然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并未因此而放弃欣赏和赞美,反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朵花。

“移坐环其丛,含香嚼其华。”诗人将座位移至花丛周围,不仅是为了更近距离地观赏,更是为了与花儿亲密接触,感受它们的香气与美丽。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五人摘满手,归来千万葩。”最后两句描绘了众人共同参与的采摘活动,虽然只是“满手”的花朵,却足以带回家中,成为珍贵的记忆。这不仅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也寓意着即使小小的收获也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赏花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的喜悦之情。它不仅是一次赏花的经历记录,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平凡中寻找美,在短暂中创造永恒。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谢人惠梅花

江南费尽春风力,岭头驿使无消息。

有人赠我一枝花,满面春风与春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代简招魏君

诗老今朝颇安否,且来同酌一杯酒。

虽无鼓吹相欢娱,自可笑吟相拍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有]韵

偶题

轺车使者良苦辛,手持汉节入红尘。

青嶂断时初见日,黄沙飞处不逢人。

妾身安在何足恤,红帘翠幕遮罗裙。

男儿大抵贵忠义,而况委质为人臣。

不忧死节奉王事,但恐偷生为妾身。

妾嫁郎时尚痴騃,可惜黄金如土卖。

误将玉体与儇儿,身卧污泥佩兰茝。

无礼无义将奈何,但抱罗衣千万带。

欲令高节比梁鸿,说与墦閒仍不改。

莫嗟远别离,离合良有时。

所愿君自爱,养取胸中奇。

莫恨别离久,愿君自持守。

所守义或非,得之适为丑。

君莫爱妾身,妾以死奉君。

一片玉为面,百尺布裁裙。

子亦当何如,为国爱其躯。

一节死不变,如妾事吾夫。

束带人待行,牵衣未能别。

遗子酒一卮,听我歌三阕。

其一献君寿,白发为君偶。

其二祝康宁,玉体和而平。

其三无累家,无令妾咨嗟。

不患不富贵,所患入于邪。

形式: 古风

三月三日作

今朝乃是三月三,三分春色二分去。

一分春色能几多,吟翁老病无如何。

却思翁在秦中时,年少爱游山与溪。

其时人物如神仙,手携酒榼擎花枝。

人不惜钱似痴騃,乞者与之见者买。

人人俱著好衣裳,处处纷纷成五采。

山上山前闹如市,人半归时城欲闭。

西溪最是柏坡头,人家占却无閒地。

更有几处入城早,清明上巳踏芳草。

若无疾病与死亡,人家大抵无烦恼。

形式: 古风